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省区是2.上题中省区环境人口容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1.图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省区是2.上题中省区环境人口容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广东
B.广西
C.台湾
D.福建
E.矿产丰富,经济发达
F.资源丰富,消费水平低
G.耕地面积广,水资源丰富
H.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
1.广东人口稠密,但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之比在图示区域中最小,所以广东的环境人口容量最大。
2.广东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能充分利用本地和外地的资源、科技等条件,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大。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第二次大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呈相反趋势的地区是
A.大洋洲、北美
B.欧洲、拉丁美洲
C.大洋洲、拉丁美洲
D.欧洲、北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二战前,世界人口迁移的方向:即资本主义的殖民
扩张方向,由欧洲、非洲向美洲;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经济因素,
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表现为由亚、非、拉向北美、欧洲、大
洋洲;故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不同气候区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回答下列各题。
 1.表格中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测算,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2.目前,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是
1.表格中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测算,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2.目前,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是
A.地形
B.生物资源
C.社会经济
D.生产技术
E.热带雨林气候
F.亚热带季风气候
G.地中海气候
H.苔原气候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科技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而资源状况则是影响人口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表格中气候类型不同,热量水分条件不同,生物资源的量不同,所以人口容易差异巨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热带雨林区水分热量条件充足,生物量充足,人口容量大,而目前人口密度较低。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上海市1950~1995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曲线。读图回答题。

[备注:图中纵坐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应改为“(‰)”]1.20世纪50年代,上海市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表现为2.上海市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时期是3.人口负增长带来的主要后果是
①失业人口增多?②人口老龄化?③住房紧张?④劳动力短缺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E.20世纪60年代
F.20世纪70年代
G.20世纪80年代
H.20世纪90年代
I.①②
G.②③
②④
③④
 
	参考答案:1. B
2. D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直接读图,20世纪50年代,上海市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
2.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时期即指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零的时期。直接根据图示大约1991年之后,上海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即出现人口负增长。
3.人口负增长带来的主要后果是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不足。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和人口增长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低,适宜高一基础性测试,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特征,以此判断人口再生产类型和人口增长的快慢,并能结合上海市人口增长过慢的特征进而确定相应的人口问题。注意准确的读图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城市(单位:个)空间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主要集中在2.导致图中P处城市呈带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主要集中在2.导致图中P处城市呈带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30°N—40°N和105°E—125°E的地区
B.30°N—40°N和105°E—120°E的地区
C.20°N—40°N和110°E—120°E的地区
D.20°N—40°N和105°E—125°E的地区
E.热量、交通
F.土壤、矿产
G.地形、矿产
H.地形、交通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结合图例根据坐标判断即可,横坐标代表经度,自西向东度数增加为东经度,纵坐标代表纬度,自南向北度数增加,为北纬,所以结合图标给出的数据,答案选C。 
2.根据经纬度可判断,P处位于塔里木盆地,该区域城市分布在地势相对平缓的绿洲,沿交通干线呈带状分布。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的区位。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