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南极地区被称为“白色沙漠”。读下图“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南极地区降水量,正确叙述是2.图中弧线AB为晨线,此时
A.呈环形分布,从沿海向极点逐渐递减
B.大西洋沿岸降水较多,超过55mm
C.大陆边缘受陡峭地形影响降水略多
D.大陆内部受顺时针反气旋控制,极度干燥
E.北京正午日影较短
F.密西西比河正值汛期
G.地中海沿岸温和湿润
H.南非高原草木枯黄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试题解析:
1.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定位能力,此图南极洲,学生必须熟悉南极洲的周边环境,首先,南极洲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越来越大判断东经,反之,西经,所以左为90°W,右为90°E。在此前提下,看图知道,太平洋沿岸降水量大,多大55mm,排除B。图中看出,降水量线呈现环形,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递减,而不是极点,排除A。南极大陆受极地高气压带的影响,酷寒干燥,但高压在南极是逆时针旋转,排除D。图中看出在内陆降水量线稀疏,而沿海地区密集,反映沿海地区的地形陡峭,在地形的抬升作用下,降水多。故选C。
2.此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移动产生的意义。题中告诉,AB为晨线,南极洲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所以南极洲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是夏季,南非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进入雨季,南非高原草类茂盛,而北半球是冬季,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期,此时,地中海受西风带,温和多雨。而对于日影,在一年中此时达到最大值。综上所述,选C。
考点:考查世界主要地区、等值线图、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杭州(30?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下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1.12月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2.一年中,活动支架最短的日期是
A.23°26ˊ
B.36°34ˊ
C.53°26ˊ
D.66°34ˊ
E.春分日
F.夏至日
G.秋分日
H.冬至日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根据集热板与阳光相垂直的原理,则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故计算冬至日,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即可得到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
2.活动支架最短,即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小,即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夏至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判断回答下列各题。
1.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甲地时间为2.若阴影部分为11月11日,非阴影部分为11月12日,则北京时间为
A.8时
B.9时
C.15时
D.21时
E.11日8时
F.12日8时
G.11日20时
H.12日20时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1.根据中心点为地球北极,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甲附近的昼夜半球分界线为晨线,地方时为6:00,甲地比其早3个小时,为9:00。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日期分界线。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00所在经线。新旧日期范围相等,则180°经线的时间为11月12日的12:00。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11月12日的8:00。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该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问题。
1.此时A点的区时是2.此时北京时间是3.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4.有关A、B、C三点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7月8日12时
B.7月7日24时
C.7月8日6时
D.7月8日16时
E.7月8日15时
F.7月8日14时
G.7月8日20时
H.7月7日14时
I.三点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G.三点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
三点线速度相同,角速度A点大于B点
A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上
B点在C点的西北方向上
A点在C点的西南方向上
C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上
参考答案:1. C
2. B
3. C
4.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日界线问题,顺地球自转方向,日期增加的是0时经线,日期减小是180?,与之相差180?的经线就是A经线,0时经线是90?W。所以A的时间是7月8日6时。选择A项。
2.0时经线是90?W,北京时间是7月8日14时。选择B项。
3.本题考查地球自转速度特征。其中角速度处处相等,线速度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正确的是C项。
4.本题考查经纬网判断方向。正确的是C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4年10月7日21时49分,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23.4°N,100.5°E)发生 6.6级地震,震源深度5.0公里。若下图表示本次地震的时距曲线(地震波随时间而传播距离差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地震发生时,纵波到达宜宾的时间大约为( )
A.1分钟
B.2分钟
C.3分钟
D.4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