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天文辐射是指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下表是“地球不同纬度地区在二分二至日所受到的天文辐射日总量(卡/平方厘米)变化情况表”。据此回答问题。
1.70°S在6月22日的天文辐射量为0卡/平方厘米的原因是2.50°N天文辐射量最小值出现在12月22日,原因是3.北极与南极天文辐射量最大值不同,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是4.从以上分析,影响天文辐射量的因素有
①日地距离 ②冰川的反射率 ③正午太阳高度? ④气压高低 ⑤白昼长短
A.该地处于极夜期
B.受极地冷高压的影响
C.冬季冰川的反射率大
D.太阳高度极小
E.该地处于极夜期
F.受极地冷高压的影响
G.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H.白昼为一年中最长
I.极昼期长短不同
G.极地冷高压强度不同
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日地距离不同
①②③④⑤
①③⑤
②④
③⑤
参考答案:1. A
2. C
3. D
4.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1.6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66.5°S以南地区出现极夜,故天文辐射量为0。
2.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一年中为直射点距离50°N最远的一天,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故天文辐射量最少。
3.正午太阳高度角是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但北极和南极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相同,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北极太阳辐射达到最大,但地球公转位于远日点附近,而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南极地区太阳辐射量达到最大值,但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附近,故北极的太阳辐射最大值小于南极。
4.结合上题分析,正午太阳高度、日地距离和昼夜长短是影响天文辐射的主要因素。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6月24日12时50分35秒,航天员刘旺按照指令操控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首次人工交会对接并成为一体。下图为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人工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实现人工对接时,图中表示地球表面晨线的是2.自神舟九号发射到成功实现人工对接的过程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甲线
B.乙线
C.丙线
D.丁线
E.北京地区白昼变化特点:昼渐长→昼最长→昼渐短
F.南极洲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到南极圈附近
G.地中海地区气候温和多雨,河流水位保持着上涨态势
H.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正午时影子逐渐变短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时刻为6时。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实现人工对接时为北京时间(120°E)12时50分,两地相差6小时50分,则经度相差102.5°,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应在7.5°E左右,故选A。
2.北半球昼最长的一天为6月22日(夏至日),自神舟九号发射到成功实现人工对接,时间是从6月16日至6月24日,故选A。南极洲这段时间没有极昼现象,排除B;地中海地区此时正值炎热少雨的夏季,河流水位低,排除C;6月22日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一天,此日正午天安门广场上旗杆的影子最短,此日之后,旗杆正午的影子逐渐变长,排除D。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11年3月26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点30分熄灭电灯,关闭电源至21点30分恢复正常。读图回答小题。
1.活动期间,按20点30分来临的顺序,各城市依次熄灭电灯。图中五城市熄灭电灯的顺序是2.当旧金山开始熄灯时,图中哪一城市太阳高度最大
A.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
B.伦敦—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
C.旧金山—伦敦—雅典—上海—惠灵顿
D.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旧金山
E.雅典
F.上海
G.惠灵顿
H.伦敦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材料反映当地20时30分,各城市依次熄灯,故越靠近东十二区,区时越早,故熄灯时间越早。越在西侧则熄灯时间越晚。选择D项。
2.当旧金山开始熄灯即西八区时间为20时30分,计算上海时间约为12时30分,靠近正午,太阳高度大。选择B项。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答本题的关键点:第一是明确不同时区之间的区时换算。第二掌握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点的区时是2.此时北京时间是3.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7月8日12时
B.7月7日24时
C.7月8日6时
D.7月8日16时
E.7月8日15时
F.7月8日14时
G.7月8日20时
H.7月7日14时
I.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G.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
三点线速度相同,角速度A点大于B点
参考答案:1. C
2. B
3. C
本题解析:试题解析:
1.此题考查日界线。国际日界线和自然日界线分别为180°和0时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过180°,日期减一天,反之,加一天;顺地球自转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加一天,反之,减一天。据此和题意,判断(如图):

0时经线为90°W,A点(0°)为6:00点(东加西减。经度差15°,时间差1小时。)选C。
2.上题得,0时经线为90°W,北京时间(120°E)为14:00点(东加西减。经度差15°,时间差1小时)。故选B。
3.此题考查自转的速度。全球自转角速度为15°/1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没有角速度和线速度。A、B、C角速度相等,纬度低到高为A、B、C,故A、B、C线速度为A>B>C。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1中的甲、乙两幅图,完成问题。
1.与图乙比较,图甲2.B城市位于A城市的3.图乙中的国家是世界上洪涝多发区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自然原因是
①年降水量大,降水变率大? ②季风气候,降水集中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植被破坏严重,生态功能减弱
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
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
E.西南方向
F.东南方向
G.西北方向
H.东北方向
I.①②③
G.②③④
①②④
①③④
参考答案:1. C
2. D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及地图知识。
1.图示甲图一格经纬网跨经纬度较乙图大,故表示的实际范围大,则反映比例尺较小。故选C项。
2.图示A城市的经纬度位置约为(7°E,8°N);B城市的经纬度位置约为(91°E,23°N),故判断B城市位于A城市的东北方向。
3.注意“自然原因”,④为人为原因,不符合。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