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地图》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十)
A.B、C两地中,B地可能有河流出现 B.图中最高峰的高度可能大于1600米 C.图中断崖在鞍部的西北 D.D地气温为25℃,则E地气温为22.6℃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6,判断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等高线变化趋势可知该区域河流总体流向为由北向南(如下图所示),又因为该区域河道特别弯曲,故可推断ab段的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如下图所示)。

小题2:若干条等高线在此交汇,其中数值最大的等高线为250m,图中等高距为50m,故图中断崖有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H应介于250至300之间,即250≤H<300,只有D.259米介于这个范围之间,故选D。
点评:本题组涉及到的考点有河流方向的判断、陡崖高度的判读,难度居中,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变化趋势对河流流向进行判断,陡崖陡崖顶部的海拔要参考数值最大等高线对应的海拔高度。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1】图示地区有一段长城遗址,其位置最有可能位于
A.A—B段
B.C—D段
C.E—F段
D.G—H段
【小题2】人们在甲乙丙丁地最有可能看不到古长城遗址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
A.450
B.449
C.200
D.199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长城主要建于山脊地带,故A—B段等高线“凸低为高”为山脊。C-D段“凸高为低”为山谷;E-F段“凸高为低”为山谷;G-H段等高线分布较稀疏,为缓坡。
【小题2】分别连接图示的甲乙丙丁与A—B处,图示丙处到A—B处有一山脊阻挡,故可能不能看到长城遗址。
【小题3】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n+1)d。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等高线弯曲的一般规律“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判断局部地形,并结合陡崖高度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甲、乙两地之间有3条道路。图中3条曲线分别代表3条道路 沿道路所经路线海拔高度发生变化的情况。
小题1:在对应的地形剖面图上可以看出
A.道路③为甲、乙两地间的最短距离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海拔最高点
C.道路①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海拔最高点
D.道路③可能跨过桥梁
小题2:在3条道路中,从甲到乙行进,最适合骑自行车的是
A.道路③
B.道路②
C.道路①
D.道路①和②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能力。
小题1:A项图示只反映沿道路所经路线海拔高度发生变化;但不能判断就是最短路线;错误。但线路③经过的最高点海拔较②①线路的最高点海拔高;故BC项错误。线路③经过的道路地势起伏较大,可能有河流,故可能跨过桥梁,正确。选D项。
小题2:骑自行车的线路适宜坡度较小,剖面图上反映线路①的坡度最小。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面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题。
1.图中P、Q两地间有一座桥梁,该桥梁的桥墩高度最大可能是2.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时,发现高浓度的农药残留。这些农药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一个地区
A.20米
B.40米
C.90米
D.120米
E.甲
F.乙
G.丙
H.丁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PQ两地海拔为100米,河流海拔在50米以下,桥架在PQ两地间,其高度应大于50米,小于100米。选C正确。
2.由等高线弯曲方向向东南地区,等高线弯曲的方向是河流上游,河水由东南向西北流,变浓度农药来自乙地。选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图。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