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地图》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四)
A.黄土高原 B.江南丘陵 C.青藏高原 D.东北平原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 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等高线之间稀密差异明显。稀疏处相邻的两条等高线海拔相同,两条等高线间为平地。密集处则出现一个较大的高差。故可表达梯田。B正确。
【小题2】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梯田最常见。B正确。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A、B两点的高差最大可能为( )
A.700 B.1000
C.1035 D.1200
【小题2】图中铁路沿线需要预防的是( )
A.滑坡
B.洪灾
C.泥石流
D.冻土
【小题3】关于图中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E、F两地植被相同
B.C、D两地均能看到过往的火车
C.图中大坝长为500米、坝高400米、坝宽2米
D.图中湖泊为火山湖泊,对区域内径流调节作用明显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A的温度在4.8-6.6℃,每升高100米,温度降低0.6℃;由相邻等值线的差值相等这一规律可知,可判断A的海拔大约在300+(12-6.6)/0.6×100米≤H<300+(12-4.8)/0.6×100米,即1200米≤H<1500米;图示B地海拔在400-450米,两地的高差在1050-1100米。选C正确。
【小题2】图示铁路沿鞍部布局,沿线等高线较密集,坡度陡,容易发生滑坡。选A正确。
【小题3】E、F两地海拔相差不大,植被类型相同,A正确;C在谷低,D在山坡,C不可能看到火车,B错;由图示比例尺,可判断大坝长近500米,坝底高度为450米~500米、坝顶高度为550米~600米,大坝高度接近150米,不到400米,C错;若图中湖泊为火山湖泊,应在山顶火山口,对河流调节作用不明显,D错。选A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图。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10分)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丙地地理坐标:___ ___
(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和____;位于温带的有__ _和__ _。
(3)乙位于甲的__________方向,甲位于丙的________方向。
(4)某飞机由乙飞往甲,沿最短路线,合适的航向为______ ____,其最短距离应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2 222千米。
(5)丙、丁之间的距离__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
(1)170°E,70°S;
(2)甲,丙; 甲,乙;
(3)正西;东北;
(4)先东南后东北;小于;
(5)小于;
本题解析:
(1)读图,南极图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经度顺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丙地坐标经度是170°E,纬度是70°S。
(2)20°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向西至160°E为西半球,自转方向指向东方。所以西半球的是甲,丙。回归线到极圈之间是温带,所以温带的是 甲,乙。
(3)自转方向指向东方,乙位于甲的正西,甲位于丙的东北方向。
(4)两点间最短航线是过两点且以地心为圆心的大圆的劣弧长度。南半球的先向南偏,后向北偏。所以方向是先东南后东北。图中甲乙经度跨40°,位于南纬60°纬线上,长度是赤道的一半。所以最短距离小于2222千米。
(5)相同经度差,纬度越高,距离越短,所以小于丙、乙之间的距离。
考点:经纬网基本知识,地理坐标,地图上的方向,距离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4、多选题 下图为“30°N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米。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M地貌的成因可能是2.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表示河流,其中正确的是
A.海浪侵蚀
B.珊瑚淀积
C.岩层断裂
D.泥沙堆积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AC
2. B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M处有等高线的相交,所以判断M处为陡崖地貌,陡崖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海浪的侵蚀和岩层的断裂。而珊瑚淀积和泥沙堆积一般形成珊瑚岛和河口三角洲等。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
2.等高线的分布可以反映地表形态。闭合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弯曲可以利用口诀“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帮助记忆山谷和山脊。凸低为山脊,纬分水岭,凸高为山谷,可能发育有河流,河流流向低处;等高线相交反映的地形为陡崖;等高线密集反映坡度较大,河流流速较快。所以本题选择B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等高距不同、水平比例尺相同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图的应用。图示水平比例尺相同,即表示的实际水平距离相同,故等高距越大,表示的高差越大,则坡度越陡。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