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十)
2017-08-06 01:56:0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表示不同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变化状况。表示气旋、反气旋和暖锋、冷锋过境的曲线分别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读图,气旋是低压中心,过境时气压先降低,后升高,对应曲线①。反气旋是高压中心,过境时气压先升高,后降低,对应曲线②。暖锋过境时,气压降低,对应④。冷锋过境时,气压升高,对应③。所以B对。 考点: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图示意1961~ 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E.纬度高 F.植被少 G.地势高 H.云雨少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的光合有效辐射分布图,青藏高原地区光合有效辐射较大,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能强,农业的生产潜力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乙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甲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区晴天少,云层厚,太阳辐射少。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读该图(等压面图),回答问题(7分)
 (1)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 ①②③点的气压大小关系为 。 (2)A、B两地受热的是 ,A地空气 (上升/下沉),B地空气 (上升/下沉),AB两地之间的空气运动方向为 (A指向B、B指向A)
参考答案:(1)④ (2)⑤ (3)①=②=③ (4)B 下沉 上升 A指向B
本题解析:(1)根据等压面两侧气压分布的一般规律:等压面上气压相等;等压面以上的点,气压较低,等压面以下的点,气压较高,故判断气压最高的为④,最低的为⑤。(2)高空处⑤为低压,则对应的近地面A处为高压;则B处为低压,故判断A处盛行下沉气流,气温较低;B处盛行上升气流,气温较高,故受热的是B处。AB之间的气流由高压指向低压,即A指向B。 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和等压面的分布。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压面两侧的气压分布规律和热力环流的图示应用。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国的地形特征。(4分) (2)形成A、B两地气候差异的因素是什么?(2分) (3)解释材料三中b区域河流形成的原因。(2分) (4)推测材料三中图示地区各岩层的形成过程。(4分)
参考答案: (1)以山地和高原为主(2分),地势西高东低(2分)。 (2)地形(2分) (3)b区域为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比较破碎而易被侵蚀成谷地,集水而成河流。(2分) (4)岩层③、②、①按顺序沉积(2分);在岩层①沉积后,岩浆侵入②岩层形成④岩层。(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等高线判断,该国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2)读图,A、B两地纬度相近,A地位于山区,海拔高,B地海拔低。根据材料二图,两地降水差异不大,气温差异很大,A地气温低,B地气温高,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3)根据材料三图例,b区域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比较破碎而易被侵蚀成谷地,集水而成河流。 (4)岩层③、②、①按顺序沉积,老岩层③在最下面,先沉积。在岩层①沉积后,有岩浆侵入②岩层形成④岩层,所以④岩层年龄最新,形成最晚。 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及成因,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岩层形成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如图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读图,完成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是( )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