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四)
A.①地处在背风岸 B.③地先为迎风岸后为背风岸,迎风岸时风力更强 C.④地处在迎风岸 D.②③两地互为背风岸和迎风岸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次天气过程太湖水位最大值约为4.8米,太湖水位最小值约为2.40米,所以其水位差最大值约为2.4米,2.45m最接近。
【小题2】读图可知,①地处水位高,应该位于迎风岸,A不正确;③地先为迎风岸后为背风岸,但最高值高于平均潮位的幅度较小,所以迎风岸时风力较弱,B不正确;④地处水位最低,所以其位于背风岸,C不正确;②③两地水位此长彼消,所以互为背风岸和迎风岸,D正确。
【小题3】在台风不同位置,其风向不同,而且变化规律性较强;而图中湖泊水位变化较大,风向变化也较大,故而推断引这次大风天气的天气系统可能是台风;冷锋和暖锋,风向变化规律性较差;副热带高压以下沉气流为主,风力较小或者无风;故A正确。
考点:湖泊水位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最大可能蒸发量”是指地表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产生的最大蒸发量.下图是某地1961~1990年间相关统计资料图。
【小题1】该地最可能是
A.莫斯科
B.北京
C.罗马
D.悉尼
【小题2】从水平衡角度来看,该地缺水最严重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中气温降水统计图,该地最高温在7月,最低温在1月,由此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故D错误;冬季气温在0℃到-5℃,故A错误;该地雨热同期,故C错误B正确。
【小题2】读图中数据可知,蒸发量和降水量差异最大的为春季,且由上题可知该地位于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故A正确。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区域中国地理。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北美洲海陆轮廓图”和“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图和棉花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据图及所学知识,描述美国的地理位置特征。(3分)
(2)说出甲城市夏季时的气候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2分)
(3)说出甲、乙两地多发的自然灾害类型,并简述其共同的防御措施。(5分)
参考答案:
(1)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1分);横贯北美洲大陆中部(1分);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至少要答出东部和西部的两大洋名称,才能给1分。)
(2)夏季高温少雨(1分);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1分)。
(3)甲:地震(1分);乙:飓风(热带气旋)(1分);
防御措施:加强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制定抗灾应急预案;修建工程性防御设施;增强防灾减灾意识。(3分,合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地理位置的描述一般从绝对位置、相对位置和海陆位置三个维度进行。美国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横贯北美洲大陆中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2)甲城市位于北纬30°到40°之间大陆西岸,冬夏季分别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少雨。
(3)甲地位于北美洲西海岸,地处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边界,地震多发;乙地区位于美国东部沿海,夏秋季节易受来自大西洋低纬度海区的飓风影响。这两种灾害的共同的防御措施包括加强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制定抗灾应急预案;修建工程性防御设施;增强防灾减灾意识等。
考点:地理位置、气候判读、自然灾害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地的风向为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小题2】图示时期
A.甲地可欣赏林海雪原景观
B.乙地出现台风风暴潮
C.图中冰盖面积为年内较小
D.丙地可见成群的企鹅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据海陆轮廓特征可判断为北极附近,该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自西向东,先过甲地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与该处等压线并从高压指向低压,然后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即可故B正确。
【小题2】 从图中信息可知此季节在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是低气压中心,说明为北半球的夏季,A错误;台风形成于热带、副热带海洋洋面,乙地纬度高不会出现台风风暴潮B错误;夏季冰川融化多,冰盖面积为一年内最小C正确;企鹅生活在南极地区D错误。
考点:考查区域定位及风向判定、区域地理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大气圈是地球的保温被,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1.二氧化碳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是因为其能够2.大气臭氧层遭破坏将导致
A.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
B.吸收短波辐射放射长波辐射
C.吸收并放射短波辐射
D.吸收长波辐射放射短波辐射
E.极光现象增多,危害人类与生物
F.扰乱电离层,影响地面短波通讯
G.大量紫外线进入地表,危害人类与生物
H.大气失去保温作用,加剧昼夜温差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温室效应的原理。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 射,所以二氧化碳增多,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强,增温明显。选择A项。
2.大气臭氧的作用就是吸收紫外线,对地面有保护作用。大气臭氧层遭破坏将导致大量紫外线进入地表,危害人类与生物。选择C项。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