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八)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影响了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 C.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大陆东部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一位游客由辽宁大连出发向西去新疆旅游,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据此回答16—18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小题1:注意方向:从辽宁大连出发向西去新疆;故与大连相符合的景观:“碧海蓝天”;沿途经过内蒙古高原即见到草原景观:“风吹草地见牛羊”;到达新疆,干旱地区:“黄沙滚滚”。故选B项。
小题2:自然景观呈东西方向,有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反映了由沿海到内陆因水分条件的递减,而引起的自然景观变化。D项符合。
小题3: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是因为水分条件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而形成的。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图5-8,回答下列问题。
(1)珠峰南北山麓的海拔大约各是多少?各处在什么热量带?
(2)南北坡自然带的分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南北坡的雪线高度大约是多少?珠峰南北坡的雪线有何特性?为什么?
(4)从珠峰自然带的分布,你可总结出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哪些规律性知识?
参考答案:(1)南坡山麓海拔约1200米,位于亚热带;北坡山麓海拔约4200米,位于青藏高原高寒地区。
(2)a.自然带基带不同。这是因为山麓的海拔不同,所处的热量带不同。
b.自然带谱南坡多、北坡少。这 主要是因为南坡相对高度大,迎风坡,降水丰;北坡相对高度小,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3)南坡雪线约6600米(下界为5500米),北坡雪线约7400米(下界为5900米)。与北半球一般雪线的分布规律正好相反:在北半球,南坡为向阳坡,雪线应该高。但珠峰南坡接受印度洋暖湿的气流,降水较多,加之坡度较缓,雪线较北坡要低。
(4)a.山麓基带类型取决于纬度位置。
b.在纬度位置相同的情况下,自然带谱的多,少,取决于海拔高度或相对高度。
c.在不考虑非地带性因素的条件下,可根据雪线高低判断坡向,根据坡向可以判定南北半球。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知识点较全面。要求识记热量带、垂直地带性、雪线、自然带谱等概念,还考查了坐标系的判读能力、归纳分析能力等。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山脉自然带谱最丰富的是
A.大兴安岭
B.华山
C.泰山
D.珠穆朗马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地壳物质循环及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