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地形平坦,土层深厚 C.技术水平高,交通运输便利 D.政策支持,廉价劳动力丰富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可看出,该水果主要分布在我国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及黄土高原地区,适合苹果的生长;菠萝、香蕉均为热带水果,柑橘为亚热带、热带水果,只有苹果为温带水果,故D正确。
小题2:西部主产区由于距海洋远,气候大陆性强,光照比东部充足,昼夜温差更大,A为西部的优势;东部主产区主要位于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地形并不平坦,故B错;东部地区较西部经济、科技更发达,交通更加便利,C正确;东部地区劳动力素质高,成本高,而西部地区有大量廉价劳动力,D错误。
小题3:甲位于黄土高原,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种植果树既有经济效益,又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从而缓解水土流失问题,故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位置。回答3--4题。
小题1:乙地的自然景观是(?)
A.季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小题2:下列有关4大卫星发射基地所在省份发展农业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描述正确的是(?)
A.甲——热量不足
B.乙——降水不足
C.丙——光照不足
D.丁——土壤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根据图示图中乙地位于山西省,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景观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甲位于西北地区,水源短缺;乙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丙位于四川盆地,光照不足;丁位于海南,水旱灾害频繁。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四个国家三种农作物产量统计图,回答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丁依次是(?)
A.巴西、印度、中国、美国
B.美国、中国、印度、巴西
C.中国、美国、巴西、印度
D.中国、美国、印度、巴西
小题2:人均甘蔗产量最接近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都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
B.丙、丁都是铁矿资源丰富的国家
C.四个国家中,水能最丰富的是丁国
D.乙和丙两国高原面积都广阔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生产。
小题1:甲国水稻和玉米产量都较大,应为中国;乙国玉米产量最大,应为美国;丙国甘蔗产量最大,应为巴西;丁国水稻和甘蔗产量都较大,应为印度。
小题2:巴西的甘蔗产量最大,而人口总数最少,故不可能人均产量与其他三国接近;印度的甘蔗产量大于中国、美国,而人口总数略小于中国,大于美国,故印度的人均甘蔗产量也不可能与中美接近,故选A项。
小题3:中国不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四个国家中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是中国,美国高原面积不是很广阔,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农业生产布局受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影响明显的是:
A.青藏高原的放牧业
B.上海郊区的乳牛场
C.三江平原的商品粮基地建设
D.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三江平原的商品粮基地建设是国家政策的因素。上海郊区的乳牛场是市场因素,其余为自然条件。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1999年夏天,荔枝在京津地区售价较低,其原因主要是:
A.北方居民普遍不喜食荔枝
B.京津地区荔枝丰收
C.逢荔枝挂果“大年”,京津荔枝供应量偏多
D.海运直达,运费较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于产量增加,市场“供大于求”,产品滞销,价格下跌。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宇宙中的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