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题《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06 02:41:3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宁夏平原自古被称作“塞上明珠”,“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所产大米,清朝居贡米之列……,岁无旱涝之虞”。读图回答22—23题。
 小题1:宁夏平原生产“贡米”等优质农产品,最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A.夏季高温多雨,热量充足 B.内陆晴天多,昼夜温差大 C.黄河水质好,营养丰富 D.纬度较高,生长期较长
| 小题2:宁夏平原“地饶五谷,岁无旱涝之虞”,主要原因是 A.地处贺兰山山麓,冰雪融水丰富 B.地处贺兰山迎风坡,夏季降水丰沛 C.自古有黄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稳定 D.自古有长城贯穿,抗灾减灾设施齐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该地为宁夏平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宁夏平原生产“贡米”等优质农产品,最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内陆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宁夏平原“地饶五谷,岁无旱涝之虞”,主要原因是自古有黄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稳定。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2: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多的作物是________,种植 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________;小麦、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空间分布的变化分别 是:小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黑龙江省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引起农业生产格局发生改 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区位的优势条件。
参考答案: (1)水稻 小麦 从原有广泛分布,到仅集中在北部地区 从原有与玉米混作 到东部、南部大面积分布(由中部地区向东部、南部扩展) 逐步向北部迁移 (2)热量 气候变暖,使一直制约黑龙江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3)①人均耕地多;②地势平坦,连片分布,利于机械化耕作;③黑土广布,土地肥 沃;④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⑤交通便利;⑥国家政策的支持。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多的作物是水稻,种植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小麦;小麦、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空间分布的变化分别是:小麦从原有广泛分布,到仅集中在北部地区;水稻由中部地区向东部、南部扩展;玉米逐步向北部迁移。 (2)黑龙江纬度高,所以黑龙江省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热量,引起农业生产格局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使一直制约黑龙江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3)本题考查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条件。A地为三江平原地区,三江平原发展商品粮基地的条件为①人均耕地多;②地势平坦,连片分布,利于机械化耕作;③黑土广布,土地肥沃;④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⑤交通便利;⑥国家政策的支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鲜花和蔬菜生产和销售的模式示意图”,回答(1)——(2)题。
 (1)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 A、地形平坦 ? B、雨热同期 ? C、市场需求 ? D、劳动力不足 (2)阶段Ⅱ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输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 ] ? A、甲地全部城市化 ? B、甲地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 C、乙地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 D、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国国情简表,回答(1)~(3)题。
人口和民族
| 427万,3/4以上为犹太人
| 国土特征
| 50%以上为沙漠;盐碱地面积广
| 农业特点
| 种植业尤为发达
| (1)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是 A.劳动力? B.水源? C.市场? D.农业科技 (2)该国盐碱地面积广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燥? B.不合理的灌溉? C.种植业发达? D.围海造田 (3)该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但种植业发达,主要受益于 A.广阔的市场? B.发达的交通运输? C.先进的农业科技? D.传统的耕作经验
参考答案: B B C
本题解析: 该国家沙漠面积广大,说明降水少,水源缺乏。 干旱地区如果灌溉不合理,地下水蒸发导致盐份在地表积聚。 通过人口、民族、国土特征,可以判断该国家为以色列,由于有先进的农业灌溉措施,使种植业得以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根据我国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四种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如图所示,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
 小题1: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农作物依次为 A.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 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
小题2: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①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②加快城镇化的进程、③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④缩小地区差距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例①代表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盛产油料作物大豆,②分布在我国的长江流域,为我国的油菜种植基地,③代表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为我国的棉花分布区。④为我国的云南、广东、海南等地,纬度较低,此处代表作物为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的甘蔗。
小题2: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中国农业生产的布局特征。另外本题还可考查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等问题。
【知识拓展】农业的区位选择
(1)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
土壤: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品性生产基地的建设
(2)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a.市场需求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城郊农业的发展,苹果种植规模变化)。
b.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