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的城市数量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题。

7.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从上述城市群的发展来看,影响城市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 B.自然条件
C.人口数量 D.人口迁移
2、综合题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上图为新疆某区域及博斯腾湖附近水系分布图,下图是洞庭湖区及水系图。

(1)读材料一,概括博斯腾湖和洞庭湖两湖7月较6月水位变化特点并解释变化最可能的自然原因。(8分)
?
(2)目前,上图中甲地区和下图中乙地区都有粮食输出。与甲地区相比,评价乙地区发展现代商品谷物生产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10分)
材料二:博斯腾湖古称“西海”,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下面左图是博斯腾湖湖区湿地耕地面积变化图,右图为洞庭湖区70-90年代主要土地利用净变化图。

(3)读材料二,根据博斯腾湖和洞庭湖湖区近年来耕地面积变化特点推测其变化各自对两湖泊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8分)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正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承受着成本增加、市场环境转变乃至地方政府主动推动的巨大压力,并出现了关闭、停产、外迁现象,成为珠三角产业升级过渡期不可回避的“阵痛”
(1)将下列序号填入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3分)
①工业化?②“三来一补”企业大量涌现?③城市化

(2)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越来越密集,并逐步形成了城市群的规模。试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形成条件。(4分)
(3)试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些中小企业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原因(3分)
4、单选题 现代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是
A.增加劳动力数量,采用精耕细作方式
B.加大科技投入
C.加大化肥、农药的投入
D.改善自然条件
5、综合题 针对我国中部地区现状,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一2010)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山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是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省区。根据图l、2、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l)一(5)题。

图1中部六省位置示意图

图2三大地区GDP比重增幅图

图3六省面积、人口、耕地及主要农产品占全国比重图
(1)有人提出“中部塌陷”的说法。根据图2,可以体现这种说法的依据有哪些?
(2)导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填正确项字母)。
A.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B.与东部地区比,城市群带动能力弱
C.劳动力丰富
D.交通条件不如东、西部地区
E.“中部崛起”战略尚未实施
(3)下列关于各省工业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多选)
A.山西是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
B.位于湖北的三峡水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
C.河南、安徽是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
D.湖南、江西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4)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
(5)分析该区域粮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