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06 03:05:3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示地区位于(?) A.印度半岛 B.中南半岛 C.朝鲜半岛 D.雷州岛
| 小题2:河流R为(?) A.湄南河 B.湄公河 C.伊洛瓦底江 D.恒河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定位。 小题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中南半岛的南部。 小题2:河流R为中南半岛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湄公河。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图并图甲“世界某区域图”和图乙“世界某区域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照两幅图,说出A、B两处年降水量的差异,D处降水量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没有明显季节变化的原因。 (2)分析C河流该河段与水能利用有关的水文特征及原因。 (3)E地以出口为目的的农业地域类型和F地出口的粮食分别是什么? (4)读图分析G处所在区域发展工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区位优势有哪些? (5)2010年2月27日,当地时间3点34分(北京时间14点34分),该区域发生8.8级特大地震,地震震中位于35.8?S、72.7?W的,震源深度36千米,震源位于海底59.4千米。震中位于A地的什么方向?地震发生后,对地震灾区救援最便捷的国家及运输方式是什么? (6)H处的洋流强度会受什么影响?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1)A处年降水量在500mm以下(200—500mm之间),B处年降水量在500mm以上(500—1000mm之间) ;因常年影响D处的东南信风来自海洋,含水汽丰富,沿岸有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因此终年降水丰富。 (2)河流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流速快,无结冰期;流域内降水量丰富(1000—2000mm),干湿季分明,处在高原与平原(海拔200m以下与200—1000m)交界地带,落差大,地处热带,终年高温。 (3)热带种植园(或经济作物种植业)?小麦 (4)原料?铁矿、锰矿等矿产丰富、水源充足、靠近主要城市,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等。 (5)西南?阿根廷?航空? (6)洋流强度会增强? H处流经的是寒流,此次地震发生在海底,地震释放的能量使底层冷海水强烈上升。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1)直接利用图示的图例判断两地的降水量;而D地为巴西东南沿海的热带雨林气候,主要考虑地形对降水量的影响和洋流的影响。 (2)图示C河流该河段位于高原到平原的过度地带,则河流流速快,受热带草原气候影响,降水丰富,干湿季分明,故河流流量大,且流量的季节变化大;该地位于低纬度,终年高温,故河流无冰期。(3)E地位于巴西(热带地区),大规模的以出口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为热带种植园农业,F地为阿根廷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的作物为小麦。 (4)结合图示分析,G处矿产资源丰富,故影响工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原料;而影响工业的区位优势可从矿产资源、水源、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 (5)利用地震发展的经纬度位置判断与A地的方位关系。结合图示的地理位置,离震中国家最近的邻国为阿根廷,由于震中地区地形复杂,故陆上交通不便,最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考虑航空。 (6)H处的洋流为上升补偿流,故由于海底地震加剧了海水上泛,故洋流增强。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说出此季节丙地相对于乙地的降水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 (2)甲地所在半岛上有世界上非常古老的高原,地势低缓,平均海拔不足800米。简要分析废高原地势低缓的原因。(2分) (3)甲地沿海有该国著名的盐场,试说出产盐量最多的月份,并说明原因。(3分) (4)甲地所在国家的人口问题非常严重,指出其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2分)
参考答案: (1)降水较少?离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气流干燥;沿岸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作用明显。(3分) (2)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长期遭受外力作用,地势起伏小。(2分) (3)5月份?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辐射(最)强,气温最高;雨季未到,晴天多,蒸发旺盛。(3分) (4)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过多、过快。(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风向箭头判断,丙地此时受离岸风影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气流干燥,降水较少。由于离岸风影响,沿岸洋流为寒流,降温减湿作用明显。乙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 (2)甲地所在半岛是印度半岛,高原是德干高原,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因长期遭受外力作用,地势起伏小。 (3)根据甲地气候资料图分析,5月份,甲地因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气温最高。此时雨季未到,降水少,晴天多,蒸发旺盛,是晒盐的最好季节。 (4)甲地所在国是印度,印度人口基数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增长过多、过快。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36分)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海地是西印度群岛中的岛国,位于海地岛西部。全境75%为山地,仅沿海和沿河有狭窄平原。海地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而南部年平均降水量不到1000毫米。4—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
 小题1:图示区域板块边界类型是?。(生长边界或消亡边界)(2分) 小题2:向风海峡盛行风向是?;海域①属?洋; 海域②是 ?海,简述②海域交通位置的重要性。(12分) 小题3:根据材料说明海地南部的气候类型,并简述海地北部的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12分) 小题4:从河 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海地河流的主要 特征。(10分)
参考答案: 小题1:(2分)消亡边界 小题2:(12分)东北风(2分);?大西洋(2分);?加勒比海(2分);从大西洋通过加勒比海经巴拿马运河,可通太平洋地区;也是南、北美洲间许多航线的必经之路。(6分) 小题3:(12分) 南部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2分)北部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2分)?形成原因:纬度低,终年高温(2分);处于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地带(2分),受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2分);附近有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2分),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 小题4:(10分)海地河流短;(2分)流域面积小;(2分)水流急;(2分)流量季节变化南部较大(2分)而北部较小。(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图回答
 ⑴南北半球陆地面积差异很大,北半球陆地面积?,南半球陆地面积?。⑵这一分布特点产生了南北半球等温线分布的差异:南半球?,北半球?; ⑶1月份北半球等温线弯曲情况?,7月份南半球等温线弯曲情况?。 ⑷等温线分布的不同又产生了气压分布的差异:南半球?,北半球?。 ⑸60°N海域和60°S海域温度差异比较?,理由是:?。? ⑹盐度差异比较?,理由是:?。 ⑺东西半球分界线为?。 ⑻世界上人烟稀少的地区是?洲和?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中亚和 ?的沙漠地区,以及?、?流域的湿热地带。? ⑼人口分布的状况是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的结果,就目前来说,人口密度大的地方往往不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人口增长最慢和最快的大洲分别是?、?,其人口再生产分别属于?型和 ?型。
参考答案::⑴大?小?⑵等温线与纬线平行?等温线发生弯曲?⑶ 陆地等温线凸向南,海洋等温线凸向北?陆地等温线凸向北,海洋等温线凸向南?⑷呈带状?呈块状? ⑸60°N海域温度高于60°S? 60°N陆地面积大于60°S? ⑹60°N海域盐度低于60°S?陆地广河川径流注入多,稀释作用明显 ⑺20°W和 160°E的经线圈 ⑻亚?北美?非洲?大洋洲?刚果河?亚马孙河 ⑼欧洲?非洲?现代?过渡
本题解析::北半球陆地面积大,由于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同一纬线上气温差异,北半球等温线弯曲,气压带呈块状,南半球绝大部分面积为海洋,等温线比较平直,等压线也呈带状分布。陆地广河川径流注入多,稀释作用明显,盐度低。人口的分布与增长和该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密不可分。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