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A.① B.② C.③ D.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当北京地区坐北朝南的房屋内,正午阳光照射面积最大时,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北半球冬至日时,则正午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规律为:自南回归线上向南北两侧递减,结合选项中各地的纬度位置即可判断,①位于40°N附近,为日本;②位于20°S附近,为马达加斯加岛;③位于4°S--10°S,位于马来群岛群岛;④位于20°N---23°26"N,位于西印度群岛。
小题2:结合上题结论,①③位于太平洋;②位于印度洋;④位于大西洋。
小题3:“万隆会议”在印尼雅加达召开,故位于③地。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与阳光分布的地面面积大小之间的关系和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 分布规律,并能利用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进行区域定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在2008年樱花盛开的季节,胡锦涛主席一行圆满完成了对日本的“暖春之旅”。此行进一步推进了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据此完成下面2题。
小题1: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
A.本州、九州、北海道
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本州
小题2:5月10日胡主席参观了松下电器公司。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该公司部分电器装配厂较早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影响这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能源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运输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日本。
小题1:樱花开花早晚直接受气温影响,故从4月到6月,应从南到北依次开放。故C项符合。
小题2:注意是电器装配厂。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南部,距蒙古国边界仅111千米(如图所示)。湖形狭长弯曲,长636千米,宽79千米,面积31494平方千米,流域面积560000平方千米。贝加尔湖湖水澄澈清冽,且稳定透明,湖面每年1月至4月结冰。
贝加尔湖属于断层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最深处1637米,平均深度758米,湖面海拔456米。贝加尔湖也是世界最古老的湖泊,在地球上存在已经超过2500万年。
贝加尔湖中水生动物种类很多,其中3/4为特有品种,如贝加尔海豹等。
小题1:贝加尔湖中生活着原本属于海洋生物的海豹,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贝加尔湖面积大、水体深,生态环境与海洋相似,适宜海豹生长
B.贝加尔湖有大河与北冰洋相通,海豹经常在海洋与湖泊间迁徙
C.地质时期,北冰洋中的海豹溯河进入贝加尔湖,长时间演化适应了湖泊环境
D.贝加尔湖区地质时期曾经是一片海洋
小题2:关于贝加尔湖及周边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岸地震频繁、多温泉
B.周边地区天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C.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
D.湖面冬季结冰期长,水位年际变化大
小题3:贝加尔湖湖水澄澈清冽,其原因之一是
A.距冬季风源地远,沙尘天气少
B.注入河流少,河水泥沙对湖水影响小
C.湖区年平均气温低,水生植物少
D.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保持水土功能强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贝加尔湖中生活着原本属于海洋生物的海豹,其原因最有可能是地质时期,北冰洋中的海豹溯河进入贝加尔湖,长时间演化适应了湖泊环境。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贝加尔湖及周边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昼夜温差大;水位年际变化小;周围的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贝加尔湖湖水澄澈清冽,其原因之一是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保持水土功能强。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甲乙两图,图中等值线为年降水量线,回答下列问题。(36分)
(1)甲图中,由海河河口向西至黄河干流,降水的分布有什么变化?试解释其原因。(8分)
(2)在乙图中,比较①海域水平对应海岸与②海域水平对应海岸的气候差异并分析差异原因。(8分)
(3)分析甲图所示区域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8分)
(4)以A地形区为例,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12分)
参考答案:(1)至西向东,降水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3分) 从海河口向西降水先减少是因为距离海洋渐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减小,(2分)再向西降水又增多是因为太行山脉对夏季风的抬升作用,迎风坡易形成地形雨(2分),再向西降水又减少是因为距离海洋更远,受夏季风影响减小,(1分)
(2)①海域对应海岸为地中海气候,②海域对应海岸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2分)
①、②对应海岸纬度大致相同(间于30°—40°S之间),但①、②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①对应海岸位于30°—40°S之间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旱,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2分)②所对应海岸位于30°—40°S之间的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夏季受来自大西洋的偏南风控制,暖热多雨,冬季受来自陆地的偏北风带控制,低温少雨;(2分)①对应海岸因受秘鲁寒流影响,冬季气温比②对应海岸偏低,但因受山地影响降水量冬季比②对应海岸多;②对应海岸受巴西暖流影响,冬季气温比①对应海岸气温偏高,(2分)
(3)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面迎世界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风向因季节明显变化。 (2分)年降水量集中度高,主要集中于夏季。(2分)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低,夏季,比同纬度地区偏高,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地区大。(2分)大部分地最冷月为一月,最热月为七月。(2分)
(4) 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东南部,该地形区各地理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2分) 由于位于西风带和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2分)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2分)由于气候干早,降水稀少,地表水缺乏,河流和湖泊欠发育;(2分);植被为干旱环境下的温度荒漠(2分);土壤为荒漠土。(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