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A.太阳直射点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C.南极圈内极昼范围扩大 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甲、乙两地白昼长都短于12小时,说明此时处于冬半年,由此知甲位于乙地南方,又因甲、乙同时日出,可知甲位于乙的西方,故甲位于乙的西南方。
【小题2】读图可知,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冬半年,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5日4点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免”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这一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B.沈阳的昼变长,夜变短
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悉尼的昼变短,夜变长
【小题2】此时,纽约(西五区)的一位老华侨若想收看电视直播,应该在当地区时几点收看( )
A.15日17点35分
B.14日14点35分
C.14日15点35分
D.14日20点3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15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A对,C错。沈阳的昼变短,夜变长,B错。悉尼在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D错。
【小题2】当北京时间12月15日4点35分直播时,纽约位于西5区,相差13小时,即比北京晚13小时,所以区时是14日15点35分,C对。
考点: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区时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的阴 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据图判断,甲地的时间是北半球___________(填节气)___________时。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幅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三地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三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冬至日; 12时(4分)
(2)乙(2分)乙,甲(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北逆南顺)可知该图以北极点为中心,北极圈该日出现极夜现象,则甲地的时间是北半球的冬至日,甲地位于昼的中线处,那么地方时12点。
(2)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的幅度越大,那么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幅最小的是应该是纬度最低的乙。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由直射纬度向南北递减,当日直射南回归线,三地中,乙距离直射纬度最近,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自转线速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纬度最高的反而线速度小。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可持续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