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十)
A.大气环流的异常,北上并深入内陆的台风几乎没有 B.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强于历史同期 C.长江中下游梅雨期与历年相比较短,出梅较早 D.受来自欧亚大陆的暖气团造成,该暖气团由西向东发展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图一为“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分布示意图”;图二为福建某城市在此次台风天气过程中的风向和风力变化图。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每一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12级。读图,回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影响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题1: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东南沿海,经度位置靠近120°E。
小题2:根据福州在此次台风天气过程中的风向变化,29日6时,风向为西北风,判断福州位于台风的西侧,29日12时,风向为西风,判断福州位于台风的西南方向,29日18时,风向为西南风,判断福州位于台风的南侧,29日24时,风向为南风,判断福州位于台风的东南,故判断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若MN一线为北半球的低压槽线,且M处气压低于N处,则
A.M地盛行下沉气流
B.Q地可能为连绵的阴雨天气
C.P地吹东南风
D.MN一线附近可能形成冷锋
【小题2】若MN一线为南半球大洋西岸的洋流,则该洋流
A.流向会随季节发生变化
B.性质为暖流
C.附近会形成大渔场
D.会导致大陆沿岸形成荒漠景观
【小题3】若MN一线为板块消亡边界,P、Q一个是大陆板块,一个是大洋板块,则MN一线附近的地理事物最可能为
A.阿尔卑斯山脉
B.红海
C.马里亚纳海沟
D.大洋中脊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由题意可知,M处为低压中心,气流做上升运动,北半球的气旋空气水平方向上做逆时针运动,则MN一线为冷锋锋面,P处吹西北风,冷锋为锋后雨,则P处处于阴雨天气。
【小题2】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影响,根据洋流的分布模式图可知,南半球副热带洋流环流圈为逆时针方向,则MN一线的洋流为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一般洋流常年沿一个方向运动,只有北印度洋的洋流流向会随季节变化,大渔场一般在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或是在上升补偿流处形成。
【小题3】考查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碰撞可能形成海岸山脉或形成深深的海沟,阿尔卑斯山脉是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地形,红海和大洋中脊分布在生长边界。
考点:示意图的判读及常见的天气系统
点评:示意图是地图的一种,其中包含了许多内容,需要结合具体的地理事物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图为 (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形成原因是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 风,D处盛行 风。
(4)夏季,D处盛行 风,形成原因是 ,故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 外,还有 。
参考答案:(共10分)
(1)1(1分) (2)亚洲高压;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副极地低压带(3分)
(3)西北;东北(2分)
(4)西南;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王教授日记中这样写道:“这里的大多数植物的叶子坚硬,叶面光滑且有蜡质薄膜,果园里种植的大多是柑橘、柠檬、无花果和葡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王教授日记记述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终年炎热少雨
C.终年高温多雨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小题2】这里的气候成因是( )
A.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B.受季风环流影响
C.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D.受西风和副极地低气压控制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这里的大多数植物的叶子坚硬,叶面光滑且有蜡质薄膜,果园里种植的大多是柑橘、柠檬、无花果和葡萄”,判断该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人地关系思想的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