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自然灾害与防治》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 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 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沙尘暴是沙暴与尘暴的总称,是一种多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天气现象,由强风刮起干燥地表上的松软沙土和尘埃形成,其导致空气混浊,能见度变低。所以首要污染物是悬浮颗粒,D对。沙尘暴与污染气体没有必然联系,A、B、C错。
小题2:从生态破坏角度看,沙尘暴成因离不开沙尘,沙尘来源与沙尘流失关系不大,A错。与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关系密切,荒漠化面积越大,沙尘来源越充足,B对。盐碱化不一定形成松散的沙尘,不是沙尘的直接来源,C错。野生动植物灭绝不是沙尘的直接来源,D错。
小题3:沙尘暴作为天气现象,离不开强风天气,冷锋过境移动速度快,容易发生大风天气,吹起地表沙尘,形成沙尘暴,A对。暖锋过境、气旋过境、反气旋过境的风力较小,不易形成沙尘暴天气。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的等值线图,回答问题。
小题1:这种气象灾害最有可能是?
A.台风
B.寒潮
C.沙尘暴
D.干旱
小题2:甲地受这种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
A.地形为盆地
B.受盛行风影响小
C.距离海洋远
D.纬度较低
小题3:图中所示的灾害多发季节是?
A.夏秋季节
B.春节前后
C.隆冬季节
D.深秋和初春
小题4:图中,能正确反映震中距与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由西北向东南受灾的次数逐渐减少。属于气象灾害的是寒潮。选择B项。
小题2:寒潮的影响因素有纬度位置、地形、海拔、海陆位置等。甲处纬度低,寒潮南下势力逐渐减弱,影响程度低。选择D项。
小题3:根据寒潮发生的频率可知,寒潮多发生在深秋或初冬。选择D项。?
小题4:本题考查烈度的影响因素。烈度与地震的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等有关。其中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震中距越近,烈度越大。符合的是D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农业生产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