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A.实施西部大开发 B.控制城市发展规模 C.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D.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人口出现“增长高峰”的原因是我国人口基数大造成的。
小题2:实施西部大开发可以提供就业机会,有利于缓解我国就业紧张形势。
小题3:我国某些大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主要原因是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更突出。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人口出现“增长高峰”的原因、有利于缓解我国就业紧张形势的措施及某些大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的主要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分析我国人口增长指标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四组人口指标中,1949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的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分)
??。
(2)到70年代中期后自然增长率明显呈?趋势,主要原因是?。(2分)
(3)到90年代人口数仍增长很快,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对策是什么?(4分)
?
参考答案:
(1)死亡率?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4分)
(2)下降?出生率降低(2分)
(3)人口基数大(2分)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分)
本题解析:
(1)由柱状图可以判断,1949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的死亡率;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2)由图可知,70年代中期后自然增长率明显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出生率降低。
(3)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不高,但人口数仍增长很快;对策: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新中国成立后人口的变化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预测图,读图回答1~2题。 
1、对2010年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趋势的预测是基于
[?]
A、国家较早实施计划生育
B、国际劳工会大量输出
C、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
D、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增长
2、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下降
[? ]
A、有助于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B、短期内会导致中国劳动力不足
C、短期内会导致国外劳力的大量输入
D、长远看会缓解中国就业压力
参考答案:1、A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劳动参与率=(工作人数+正在找工作人数)/16岁以上人口数,它可反映潜在劳动者参与工作的意愿。下表为2010年亚洲四国劳动参与率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印度劳动参与人口最少
B.女性劳动参与率一般高于男性
C.劳动参与率与区域产业结构有关
D.劳动参与率与经济水平呈负相关
小题2:对我国劳动参与率偏高的原因,推断合理的是
A.青壮年劳动力比重大
B.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
C.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
D.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表格,根据数据分析,印度劳动参与率最低,不一定是人口最少,A错。女性劳动参与率低于劳动参与率,说明一般低于男性,B错。劳动参与率与区域产业结构有关,男性与女性适宜的劳动有差异,C对。劳动参与率与经济水平呈正相关,D错。
小题2:劳动参与率与青壮年比率偏高有关,但不是青壮年比率高,参与工作的意愿就高,A错。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低,B错。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C错。我国的劳动力工资水平低,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去工作,挣钱养家,D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气的热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