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十七大报告中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工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快速增长,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结合下表,回答44-45题。

44.表中甲处最有可能是:?(?)
A.汽车?B.飞机? C.天然气?D.钢
45.表中乙、丙分别为大豆和油菜籽两种油料作物,则:?(?)
A. 乙为油菜籽,丙为大豆
B. 乙为大豆丙为油菜籽
C.乙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
D.丙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
参考答案:44.D? 45.B
本题解析:
受技术和经济基础限制,中国目前的飞机、汽车生产规模有限,不可能位居世界第一,所以A、B选项错;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不均,产量有限,所以C选项错。尽管大豆的原产地在我国,但是现阶段我国大豆生产的规模和产量不如美国,所以A选项错;由于地狱自然环境的差异,我国大豆生产主要分布在北方,而油菜主要分之长江流域,所以C、D选项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 )
A.夏秋少,冬春多
B.夏秋少,冬春也少
C.夏秋多,冬春也多
D.夏秋多,冬春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我国位于太平东部,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夏季陆地形成低压,海洋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充足的降水。所以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是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跨流域调水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修建水库可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中、日、韩、俄四个国家交通资料对照表,回答问题。
表2中、日、韩、俄四个国家交通资料
1.甲、乙、丙、丁四国分别是2.甲国从丁国进口的大宗货物最有可能的是3.关于俄罗斯工业生产的正确叙述是
A.俄罗斯 韩国 日本 中国
B.中国 日本 韩国 俄罗斯
C.日本 中国 俄罗斯 韩国
D.韩国 俄罗斯 中国 日本
E.煤炭
F.纺织品
G.石油
H.大米
I.重工业发达
G.轻重工业都发达
轻工业发达
高科技工业最发达
参考答案:1. B
2. C
3.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是排序题目,结合题意分三步分析解答:
第一步:“弄清含义”。本题考查四个国家的交通状况,实质是考查四个国家的区域特征。
第二步:“分析特征”。甲国突出特征以公路运输为主;乙国突出特征是公路密度大,但高速公路和管道运输少;丙国最突出特征是海岸线短;丁国突出特征是运输管道最长,公路、铁路密度最低。
第三步:“科学排序”。运输方式与地形有关,密度与国土大小、人口多少有关。海岸线和国土轮廓、位置有关。受海陆位置和海陆轮廓影响,中、日、俄三国的海岸线远大于韩国,故丙为韩国,可能B项正确。根据B选项,看甲、乙、丁对应的国家与图表信息特征是否相符。可验证B项正确。
2.有上题可知,甲国为中国,丁国为俄罗斯,因此甲国从丁国进口的大宗货物最有可能的是石油。
3.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主,农业生产不稳定,故选A。
考点:本题组考查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调运能力。
点评:本题组结合四个国家的交通状况,考查四个国家的区域特征。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1)明确四个国家交通状况的突出特征。(2)知道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与经济特点。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山西运城及河东盐池略图

材料二:盐池湖水富含食盆,在南风盛行的季节,湖边盐田常有“南风一吹,隔宿成盐”的奇特现象。
(1)简析湖边盐田“南风—吹,隔宿成盐”现象的原因。(6分)
(2)从流域的角度判断甲河的类型,并简要分析该河对盐池的影响。(8分)
(3)简析运城成为盐运中心的主要原因。(6分)
(4)比较黄河①、②河段流向及流水作用的差异。(8分)
参考答案:
(1)南风盛行的季节为夏季,气温高;盐池位于中条山北侧,处于南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高,降水少,蒸发强,利于晒盐(6分)
(2)内流河(2分)?输水、输盐、输沙、输污染物等(6分,写出其中3点)
(3)盐多;交通便利:附近地区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6分)
(4)①河段流向为自北向南,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4分)②河段流向为自西向东,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所示位置可以判断,运城应为温带季风气候,但是地处中条山西北侧,且该山最高峰达到1809米,当夏季盛行东南季风时,地处背风坡的运城会降水较少。而且图中盐池为内流湖,该湖有一条内流河注入,说明该地地势低洼。回答“南风—吹,隔宿成盐”时,注意从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来考虑。结合材料二,发生这种现象时是夏季,故气温偏高;此时的盛行风为东南季风,该地正好位于背风坡,降水少,蒸发旺盛;从地形看,当东南季风越过中条山后,随着海拔的降低,气温会逐渐升高,又因地势较低,气温会较周边地区升的略高一些。
(2)图中甲河注入盐池,但是 盐池并没有向外流出的河流,故甲河为内流河。因甲河注入盐池,故可以给盐池提供水源。水作为溶剂,在河流流经之处,可以带走当地的土壤、盐类、污染物等,当河流注入湖泊时,这些一并注入到湖泊中,并对湖泊产生影响。
(3)此题从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着手。盐运中心从自然因素主要考虑自然资源;从人文因素主要考虑交通、市场等。结合材料可知盐丰富;图中可以看出当地的交通便利,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
(4)此题要注意山西在黄河流域的位置,进而判断黄河流向。山西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西侧为黄河中游,南侧为黄河下游。①处黄河位于山西西侧,是中游,故流向为自北向南;②处黄河位于山西南侧,是下游,故流向为自西向东。流水作用的差异主要从地形来考虑。黄河中游地势起伏较大,为黄土高原,故以流水侵蚀为主;黄河下游地势起伏小,为华北平原,故以流水沉积为主。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3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经过十年不懈努力,昔日的荒滩如今已初步建成了以外向型为主的经济新区。形成了电子通讯、石油开采与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机械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七大主导产业。建立起多层次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人才创业基地,一大批国际知名的企业落户新区,一栋栋的高楼和工厂不断建成,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正在迅速完善,一个现代化海滨城市的面貌正在展现。
(1)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________,区内企业主要是由于共同利用________而集聚在一起。(4分)
(2)滨海新区七大主导产业中的石油开采与加工、海洋化工、生物制药、食品加工共同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4分)
(3)近年京津唐地区的一些工业纷纷向滨海新区集聚,试分析其原因。(6分)
(4)简析天津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8分)
参考答案:(1)东南部(2分) 基础设施(2分)
(2)原料和市场(4分)
(3)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外向型经济;缓解城市用地紧张和城市交通与环境的压力;便于原料和燃料的输入与产品的输出,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综合效益。(6分)
(4)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土地优势、资源(石油、海盐等)丰富、工业基础良好、劳动力充足、国家政策政策支持。(8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综合分析(天津)
(1)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建立在共用基础设施基础上的。
(2)天津有丰富的石油、海盐等资源,且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3)京津唐地区的产业向滨海新区迁移可以调整产业结构,缓解城市压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天津滨海新区的优势可从工业投入因素上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