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区域地理》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07 08:59: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珠江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广东省政府发布有关规划,粤未来五年建五大石化基地,预计2010年广东炼油能力将达每年6300万吨,加速构建广东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石化工业体系。
 (1)材料二中珠江流域北部甲处山脉是?,该山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金属矿产集中地。 (2)珠江流域水能最丰富的河段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第?级阶梯上,该地区开发的水能除本地消费外主要输往我国的?地区。 (3)该流域上游地区发展生产时特别要注意保护植被,以避免产生(?) A.土地沙漠化 B.土地盐碱化 C.土地石漠化 D.地质灾害
| (4)广东及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建设初见规模,其布局的主要依据是:?、?。 (5)五大石化基地选址需要考虑的区位因素主要有:?、?。
参考答案:.(10分)(1)南岭(1分)?有色金属(1分) (2)二(1分)?珠江三角洲(1分) (3)CD (2分,每选对一项得1分) (4)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1分)?缺乏常规能源,能源自给率低(1分)。 (5)海运条件优越(1分)?原有的石化工业基础较好(1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珠江流域为背景考查其自然及社会经济特点。(1)根据山脉走向及珠江水系的相对位置,即可作答。(2)根据我国三级阶梯分界线,结合图中山脉的走向和分布,可判断珠江流域水电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第二级阶梯(雪峰山以西),其水能发电向东输送主要输往东部人口集中工业发达而能源短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于西电东送的一部分。(3)珠江上游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地区,这里喀斯特地貌广布,且位于板块边界处,地质条件不稳定,滑坡、泥石流、地震等频发。(4)根据该地区能源及市场特点进行回答。(5)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原料、市场、交通、动力、劳动力、技术水平、工农业基础等。该处石化基地的建设的优势在于交通和工业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区域及周边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1)简述图示地区自然环境特征。(12分) (2)说明本区土地荒漠化形成原因。(10分) (3)说明图中城市分布特点,简述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8分) (4)该地区成为我国油气资源开发战略重点之一,简要评价其油气资源开发条件。(6分)
参考答案:(1)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的位置;(2分)以山地、盆地为主的地形;(2分)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降水较少,气温日较差较大;(2分)河流多为内流河,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或受气温、降水变化影响;水量少。均可以给分);(2分)植被稀疏,以荒漠为主;(2分)土壤多为荒漠土。(2分) (2)自然原因:地处内陆地区,降水少;(2分)全球变暖,蒸发旺盛;(2分)(或答出植被稀疏;鼠害、蝗害的影响等也可得分);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3分)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2分)工矿、交通线路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1分) (3)分布特点: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绿洲)和铁路沿线。(2分) 关注问题:环境污染,交通便利,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等。(共6分,每小点2分酌情给分) (4)有利条件:油气资源丰富;外部商场需求大;国家政策的支持;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等。(共3分,每小点1分,酌情给分) 不利条件: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缺水、荒漠广布,生态环境脆弱);本区域能能源需求量小,远离东部消费市场;原有基础薄弱,技术落后、资金短缺:交通不便等。(共3分,每小点1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我国西部地域辽阔,多民族聚居,资源丰富,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目前的深度大开发,西部将实现跨越式发展,也面临更大挑战。据图和所学图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指出图1所示区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 交通建设要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冻土等都是交通线建设需要考试的课题,为保证其安全运行也必须有应对措施。 (2)图中的铁路是包兰铁路,针对该铁路沿线的自然环境问题,说明保障铁路畅通的主要措施。 读106.8°E地形剖面图及沿线气候资料(其中玉皇山所在山脉为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完成下列各题。
 (3)写出图中①②③④处的地形单元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4)图申玉皇山所在脉为我国气候重要的分界线,据图中的相关气候数据并结合山脉特征简述该山脉成为什么样的气候界线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 (1)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2)针对荒漠化,没草方格沙障?植树种草等;针对冬春凌汛,炸冰,利用上游水利工程调节来水,加固河堤 (3)黄土高原?秦岭?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4)秦岭东西横亘;高约2000—3000米;使冬季风南下和夏季风北上受到阻挡;致山脉两侧气候显著不同,成为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或答出两侧导气温和降水的具体差异也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下图所示是沿东经106.5°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及气温、降水分布状况,读图并分析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____________(高原);C.____________(山脉);F.____________(盆地);G.____________(高原)。 (2)F地形区内,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夏气温均______________(高、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地质构造上看,B地形区属于________________。 (4)A地形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黄土高原?秦岭?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2)高?盆地地形,冬季由于高山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夏季热量难以扩散 (3)断层(或地堑) (4)水土流失
本题解析:根据106.5°E经过中国中部及图中各区地势高低可判断各地形区名称;四川盆地由于地形以及受冬季风影响小,夏季热量不易散失等原因而气温全年都高于同纬度地区。B为秦岭北侧渭河平原,是一断裂下陷平原区。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目前,东部地区已发展成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三大经济圈(图17)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
 小题1: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指出三大经济圈吸引外资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4分) 小题2:描述江苏省1996年至2009年二、三产业比重变化的特点。(3分) 小题3:近年来,随着南北运力日趋紧张、东北老工业基地亟待振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蓄势崛起,渤海跨海大通道构想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专家论证,渤海跨海通道可采用“南桥北隧”方式,简述这样设计的原因及跨海大桥修建的地理意义。(3分)
参考答案:小题1:处沿海,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产业基础好;市场广阔,对外开放程度高;教育和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国家政策的扶持;现代工业发展历史较长,基础设施较完善。(任答四点得4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小题1:2004年前,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2004年之后,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1分);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或第三产业比重与第二产业比重越来越接近)(1分);但第二产业比重始终大于第三产业比重(1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小题1:可以利用沿途岛屿架桥(1分)。缩短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的运距;促进渤海南北两岸的客货交流和经济往来;缓解渤海沿岸南北运力紧张的状况。(答对一点得1分,共2分)
本题解析:(1)分析三大经济圈吸引外资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要从位置、交通、产业基础、科技、产业政策等方面,需注意的是对某一经济圈的优势而其他经济圈没有时一定不要回答。 (2)描述江苏省1996年至2009年二、三产业比重变化的特点要认真阅读产业结构示意图,图中可看出:第二产业2004年前,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2004年之后,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但一直要低于第二产业。 (3)交通运输线路的建设要考虑沿线的自然条件以及其建设为促进两端及沿线的带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