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水的运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A.① B.② C.③ D.④ |
参考答案:小题1:B小题2:D小题3: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 则 ( )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小题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小题3: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 )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的是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其气压分布规律。热力环流发生在对流层,故E点的高度不可能达到120千米,在垂直方向上,气温、气压都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故E处气温低于H处;F处气压低于G处;图中没有方向规定,故②的方向不能确定。
小题2: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③表示海洋上水汽蒸发,蒸发会使海水盐度升高;④表示水汽输送,其受下垫面的影响很大,如地形雨的形成;①为降水,是地表淡水资源补给的重要形式;②为地表径流;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基础是气候。
小题3: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世界洋流模式,由图中洋流方向可知,此为中低纬环流模式,故③处为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①为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④为赤道暖流;②为西风漂流。
点评:本题组难度中等,以地理模式图为背景,对大气环流、海陆间水循环、洋流分布等基础知识进行考查。图示内容简单,但考查的信息量相当大,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地理功底。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地球上的水在永恒的运动中,牵动着我们人类的发展。
读水循环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该示意图中四个箭头共同表示的水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地表水与地下水间循环
2.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
A.①蒸发
B.②水汽输送
C.③降水
D.④地表径流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三江平原水循环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地下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小题2:图示区域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受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有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的最好的解法就是运用选项逐一对照,由图中可知水循环缺少水汽跨空间的输送。
小题2:由题干可知“北大荒”变为“北大仓”,由原先的湿地变成耕地,湿地面积减少,将直接影响蒸发减少、地表径流水量减少,下渗减弱。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面是黄河干流沿程年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兰州至河口段水量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A.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
B.农业引水灌溉
C.沿途植被覆盖好,河水下渗严重
D.有支流汇入
小题2:在含沙量变化图中,正确反映黄河沿程含沙量变化的折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黄河兰州至河口段流量明显减少的自然原因:该段地处西北地区,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故选A。?
小题2:黄河干流沿程含沙量的变化折线的判断:一是要明确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黄土高原,故河口以下河段河流含沙量陡增;二是要明确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部分泥沙在河床沉积,含沙量呈下降趋势,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结合区域实际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即可。另外本题也可考查黄河流域不同区域的开发条件、存在问题与整治措施等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