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水的运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A.水土流失现象加剧 B.修建水库数量增多 C.河流沿岸大规模挖砂 D.近十年降水持续偏多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示可以看出:河流的泥沙是在波动中减少的,而海平面的变化是在波动中上升的;由于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后退,河口附近海岸侵蚀也会随之后退,A正确;台风的破坏程度与海平面变化以及入海泥沙量没有直接必然的关系,B错;由于海平面上升,沿岸的湿地面积应该是扩大,C错;海平面上升滨海盐碱化应该加重,D错。选A正确。
【小题2】图示河流的泥沙是在波动中减少的,所以水土流失减少,A错;由于上游修建水库,拦截了大量泥沙,造成入海泥沙量的减少,B正确;大江大河泥沙的减少与人为挖沙活动的影响不大,C错;如果降水持续偏多,水土流失应该加大,河流携带的泥沙量也会增加,D错。选B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海平面变化、水土流失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 “水循环示意图”,完成5-7题。
小题1:该示意图中①③④⑤四个箭头共同表示的水循环是
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循环
小题2:“一江春水向东流”在示意图中表示为
A.③
B.④
C.⑤
D.⑥
小题3: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下径流
B.地表径流
C.降水
D.蒸发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
小题1:根据该水循环发生的区域海洋与陆地之间,故为海陆间循环。
小题2:“一江春水向东流”即河流,属于地表径流,为⑤环节。
小题3: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径流,如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4,完成问题。
【小题1】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
A.B环节
B.C环节
C.E环节
D.F环节
【小题2】“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
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
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①水圈 ②岩石圈 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小题3】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
B.a地背斜成山
C.b地向斜成谷
D.a、b之间有断层
【小题4】下列关于地质构造对工程建设指导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b处可以找到石油
B.采石场宜建于a处
C.隧道选址的理想场所是a处
D.在b处容易找到地下水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和地质构造。
【小题1】南水北调属于地表径流环节。
【小题1】“汇入大海”说明联系水圈;“化为高山的彩虹”说明联系大气圈;“渗入地下”说明联系岩石圈;“被植物吸收”说明联系生物圈。
【小题1】图示岩层发生弯曲,故判断为皱褶;a处为向斜山;b处为背斜谷。
【小题1】背斜储油,向斜储水;采石场、建隧道适宜在背斜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010年3月22日是第十八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三届“中国水周”。经研究确定,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我国各省区单位面积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
(2)图中水资源拥有量<10万m3/km2的省级行政区中位于沿海的省区是________。
(3)图中所示三条河流中,流域内水资源拥有量最少的是________,该河流流域内水资源时间分配的特点是________。目前该流域面临严峻的水危机,其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区域开发的原理,你认为上题所述该流域水资源开发机构可进行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河北
(3)黄河?夏秋多,冬春少?需求量大,供不应求?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污染严重
(4)维护流域生态环境、加强水资源管理、统筹安排供水抗旱防洪工作等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水资源。
(1)结合图示的图例分布,各省区单位面积水资源分布基本呈东南多,西北少;
(2)读图只有河北省符合。
(3)图示三条河流中,黄河流域的单位面积水资源分布最少;黄河水量主要来自降水和源头的冰川融水;从降水和气温分析即可;造成缺水的主要人为原因,从水资源的利用和水污染等方面分析。
(4)根据该河流流域开发中的问题:水量少;水量的季节变化明显;水污染严重,故结合这些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