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A.春、秋分 B.夏至日 C.冬至日 D.全年 |
参考答案:1.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 建太阳能光热电站要在太阳能丰富的地区,根据我国太阳能分布的有关知识可知,四川盆地因降水多,晴天少,在所列的四个地区中,太阳能最不丰富,所以最不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故选D。
【小题2】当P=1时,也就是塔高等于正午影长,太阳高度为450,21°34′N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差450,太阳应该直射南回归线附近,该日当为冬至日。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 “太阳光照图”,回答:(20分)
(1)该图所示日期为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是 。
(2)此时A点正值 (日出还是日落)?
(3)图中D点此刻的地方时是 。
(4)B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 度,这一天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度。此日,
A、B 、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
(5)B地处于五带中的 带,A、B、C、D中仅有一次直射现象的点是 。
(6)此时C点昼长为 小时;若黄赤交角为30°,则B点的昼长为 小时。
(7)由B点向正北发射炮弹,落点将 偏(东或西)。
参考答案:
(1)6月22日前后;23
(2)日出
(3)12时
(4)0;90;A B C
(5)热带;A
(6)24;12
(7)东
本题解析:
(1)读图,图示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说明是6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纬度是北回归线,纬度是23.5°.
(2)根据晨线的定义,A点此时位于晨线上,正值日出。
(3)D点位于太阳直射的经线上,此刻地方时是12时。
(4)B点位于晨线上,此时的太阳高度为0。A点位于北回归线上,这一天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A、B 、C三地与直射点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所以由大到小的排列是A B C
(5)B地位于赤道,处于五带中的热带。回归线上的点,一年只有一次直射现象,所以仅有一次直射现象的点是A。
(6)C点位于北极圈上,此时是极昼现象,昼长为24小时。B点位于赤道上,B的昼长始终是12小时。
(7)由B点向正北发射炮弹,落点在北半球,根据地转偏向力,将向东偏。
考点:日照图特殊点、特殊现象,地图基本知识,地转偏向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在下列各纬度中,一年中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67°N
B.21°S
C.50°N
D.89°S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地球五带的划分可以看出地球上有太阳直射现象在回归线之间是热带,没有太阳直射现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在极圈线至极点范围内是寒带,无太阳直射也没用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地区就是温带,符合题意条件的地区就是温带范围内地区,故选择C。
考点:地球五带的划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一艘远洋船于北京时间8月2日5时从上海启航,航行20天4小时到达位于(10°N,150°W)的考察点,到达考察点时的当地时间为 ( )
A.8月21日15时
B.8月22日9时
C.8月22日15时
D.8月21日9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到达研究地的时的当地时间,分两步求:A求起航时研究地点的时间:8月2日5时-(8+10)× 1小时=8月1日11时;B再求出到达时当地的时间:8月1日11时+20天4小时=8月21日15时。故选A。
考点:区时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球运动及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