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A.11月21日10:00 B.11月22日10:00 C.11月23日9:00 D.11月23日10:00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斐济地处太平洋中部,远离其他大陆,处在太平洋上的岛弧带上,它与大陆地质构造没有联系,不属大陆岛,维提岛是斐济的第一大岛,海拔高,面积大,是火山岛;珊瑚岛在热带和亚热带浅海,由珊瑚虫及珊瑚骨架和生物碎屑组成的,海拔较低;大陆岛原先是大陆的一部分,后来被海水将它与大陆分开,大陆岛面积较大,地势较高,地质结构上与邻近大陆相似或相联系的岛;冲积岛是陆地的河流夹带泥沙搬运到海里,由于流速减缓泥沙就沉积在河口附近,沉积下来形成的海上陆地。选C正确。
【小题2】当地时间(区时)11月22日14:00,即东12区的时间是14:00,北京时间是东8区,晚4个小时,应是11月22日10:00。选B正确。
【小题3】岛屿处在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是东南信风带;岛屿中部是山地,受信风及地形抬升的的影响,东部是迎风坡多降水气候湿润,西部是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燥。选B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岛屿的成因、时间计算及气候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A.ad
B.bc
C.ab
D.c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地球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北逆南顺”。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方向。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自转方向的基本规律,本题还可结合自转方向与经度数的变化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截止到2008年9月2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飞船已经七次发射成功,从神五到神七先后将六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假设飞船高空飞行时,轨道倾度(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约42°,飞行高度约343千米,飞船运行周期约90分钟,图中“飞船轨道面”是飞船在地面的投影,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飞船在轨道上飞行平均线速度和角速度分别约为( )
A.1670千米/秒、15°/小时
B.7.81千米/秒、240°/小时
C.7.41千米/秒、240°/小时
D.0.40千米/秒、15°/小时
【小题2】图中甲点为飞船第一次到达最南时的坐标,飞船第二次到达最南时,其坐标大约是( )
A.42°N,90°E
B.42°S,67.5°W
C.23.5°S,112.5°W
D.42°S,112.5°W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线速度=2πR/T=2×3.14×(6371千米+343千米)/90分钟≈7.81千米/秒,角速度=360°/90分钟=240°/小时。
【小题2】飞船高空飞行时,轨道倾度(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约42°,则当时所处的纬度为42°S。由于第二次到达最南点的纬度不会变,所以仍然为42°S。甲第一次到达最南点的经度为90°W,由于地球在自转,所以第二次落下的经线位置会发生变化,飞船运行周期约90分钟,地球自西向东转过22.5°。那么最南点的位置会向西退相同的度数,结果为42°S,112.5°W。
考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2011年9月16日,以“绿色能源 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德州太阳能开发利用博览会在“中国太阳谷”开幕。如今的德州,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这里有全国首条接受阳光照射8小时就可以使用7天的长达10千米的太阳能路灯街道。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下列对我国许多城市太阳能路灯的使用影响最大的因素是(2分)? ( )
A.天气状况
B.地势高低
C.地形类型
D.纬度高低
(2)结合下图说出山东太阳辐射分布的特征,并说明原因。(10分)
(3)本届展览会的主题是“绿色能源 引领未来”,为什么说太阳能是一种绿色能源?(6分)
参考答案:
(1)A
(2)总体上南部较少,北部较多。 山东南部降水多,阴雨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偏弱;山东北部降水少,阴雨天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较强。
(3)太阳能分布广泛,各地都可进行开发利用,不存在能源的运输问题;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中不会造成生态的破坏,不会产生污染性的废气、废渣等,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其被称为绿色能源。
本题解析:
(1)题中主要说的是我国城市中的太阳能路灯的使用,对此产生最大影响的因素应是天气状况,而不会是纬度因素。
(2)结合年太阳总辐射量等值线可知,山东省太阳辐射的总体特征为南少北多,东少西多,这与其降水的多少有关。
(3)从太阳能的特点上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北京(40°N)某校一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需经常调节支架,使正午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在一年中,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变动幅度大约是( )
A.23°26′
B.46°52′
C.66°34′
D.90°
【小题2】当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大时( )
A.我国江淮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B.松花江正是第一次汛期
C.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
D.巴西高原的动物向北迁徙
【小题3】将太阳能热水器装在玻璃箱内,主要目的是( )
A.保护热水器,延长使用寿命
B.起装饰作用,使其外观更好看
C.减少热水器在夜间和阴天的热量损失
D.提高太阳辐射强度,从而增加热效率
【小题4】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应该是( )
A.吐鲁番
B.拉萨
C.海口
D.重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集热板和地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因此,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表动幅度就是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动幅度。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73°26′,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26°34′,变化幅度为46°52′。
【小题2】从上题分析可知,当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大时,即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为冬至日,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是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我国江淮地区梅雨出现在春末夏初;松花江第一次汛期为春季;巴西高原的动物向北迁徙是北半球的夏季。
【小题3】玻璃箱对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的,有利于白天或晴天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夜间和阴天,玻璃箱具有保温作用,能有效减少太阳能热水器的热量损失。
【小题4】拉萨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因此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太阳辐射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球运动及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