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A.甲地流水侵蚀,易形成沟谷 B.乙地风力搬运,易形成戈壁 C.丙地风力沉积,易形成沙丘 D.三地风力侵蚀,易形成风蚀蘑菇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沙尘暴。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当地时间2011年2月22日11时51分,下图所示地区发生强烈地震,由于震源深度只有5千米,所以灾情严重。据此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纬度可以判断位于南半球,从岛屿的轮廓可以判断为新西兰南北二岛,图中jl、j2两条经线的经度分别为170°E,175°E。正确答案选C。
小题2: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处于消亡边界,由于震源深度只有5千米,属浅源地震。地震发生时当地时间2011年2月22日11时51分,,为北半球的冬季,衡水盛行西北风;地震发生时,衡中学生正在上第一节课。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滑坡和泥石流的能量来源于(?)
A.太阳重力能
B.地球的内能
C.重力能
D.潮汐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滑坡、泥石流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属于外力作用的表现。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基本差异,并能结合具体的地质灾害实际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南亚地区局部图”及“图中A山峰地区的植被分布图”,回答问题。
(1)2001年印度、巴基斯坦两国边境地带发生7.9级地震;2002年4月,阿富汗北部发生5.8级地震;2005
? 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北部发生7.6级地震等。试分析该地区地震频繁的主要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海拔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如果同纬度海平面的气温为23℃,
? 则珠穆朗玛峰顶的气温约为_______℃左右。
(3)A山峰南坡与北坡的自然带数相比,南坡较_______(多或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A山峰南坡与北坡的雪线相比,南坡较_______(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该地区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碰撞消亡地带。
(2)-30℃
(3)多;珠穆朗玛峰南坡山体相对高度大,气候垂直差异大,基带海拔低且所处纬度低,水热条件好,
? 有利于多种自然带的形成
(4)低;珠穆朗玛峰南坡为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雪线较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赤道地区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是
A.冰岛
B.日本
C.印度尼西亚
D.巴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题考查区域地理和地质灾害的分布。冰岛和日本都不位于赤道,而巴西不是位于板块交界处,不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生产活动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