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八)
A.阳坡和迎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阳坡和背风坡 D.阴坡和迎风坡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浙江省的自然带属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阿尔卑斯山垂直自然带及其某日气温垂直变化图11,完成25~27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回答下列各题。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3.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可能是甲地
①南坡为阳坡②北坡为阳坡③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小④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4.造成南美安第斯山南端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东侧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的主要原因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E.南坡为向阳坡
F.北坡为向阳坡
G.南坡为迎风坡
H.北坡为迎风坡
I.①②
G.①②③
① ③④
②③④
大气环流的影响
暖流的影响
海陆分布的影响
地形的影响
参考答案:1. D
2. D
3. C
4.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通过山麓自然带可以判断,甲地位于温带;乙地位于亚热带,丙地位于热带,所以纬度由低到高排列顺序是丙、乙、甲。
2.甲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由于北坡位于偏北风的迎风坡,故降水量丰富,而形成针叶林带,而南坡为背风坡,水分条件少,故缺少森林带。
3.甲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坡气温较北坡高,故雪线高于北坡。
4.安第斯山南端西侧为迎风坡,西风带从海洋上带来水汽,在西侧形成地形雨,故西侧形成温带森林;东坡为背风坡,降水偏少,形成沙漠带。
考点:本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只要掌握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异的基本特征:利用山麓基带的自然带类型判断该地区的纬度位置。对于此类题学生还要掌握:
1.迎风坡降水条件较好,同一自然带在迎风坡出现的海拔较低;同一海拔,迎风坡更为湿润,植被生长情况较好,植株较为高大。
2.雪线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
1、高度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降低,反映了气温的影响。
2、在气温相同的条件下,雪线高度取决于年降水量的多少。?迎风坡雪线低。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沿20°E经线地理剖面图”(图13),回答问题:(8分)
(1)写出代码处的自然带名称:
A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2)从A到Y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_____地带往的变化规律,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3)G山名称是____山,其南坡雪线比北坡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热带草原 热带雨林
(2)从赤道到两极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3)阿尔卑斯 高 北坡为西风控制,降水量多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区域地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