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八) 
            
            
            
 A.沉积──断裂──抬升 B.沉积──侵入──隆起──侵蚀 C.板块碰撞──火山喷发 D.沉积──褶皱──背斜成山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河流域(局部)不同时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示可以看出:与2000年代相比,2010年代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提高了,森林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水位季节变化小,A错;下渗增多,坡面的径流量减少,B错,C对;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少,河流泥沙含量减少,D错。选C正确。
【小题2】沉积岩层的沉积顺序是下面的先沉积,上面的后沉积。图中④沉积层形成最早;①是上覆沉积层,形成最晚;③在④之后,在①之前形成;岩浆侵入,形成了岩层②,应晚于③、④岩层的形成。选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地质作用及植被覆盖率对地理环境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5为亚洲东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背斜,主要由外力侵蚀而成
B.乙处为向斜,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为火山,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D.丁处为海沟,由板块碰撞而形成
小题2:人类对图示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
小题1:根据图示的岩层分布,甲处中间岩层向向凹,判断为向斜,由于向斜槽部受挤压
力作用,岩性坚硬,不易侵蚀,故成山;A项错误。乙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B项
错误;丙处为火山,但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边界,属于消亡地带;故C项错误。
丁处为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的边界,在大洋一侧形成海沟,故D项正确。
小题2: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为地表径流,为③环节,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与“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风成地貌”相对应的是
A.虎跳峡—云南石林—海南岛沙滩—雅丹地貌 
B.长江三角洲—海蚀柱—桂林山水—丹霞地貌 
C.黄土塬—钟乳石—荆江曲流—风蚀洼地 
D.荆江曲流—溶洞—长江三角洲—风蚀蘑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各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    )
A.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小题2】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图中a、b、c、d各区域采取的措施,正确的(     )
A.a地植树造林,防治风沙
B.b地退耕还草、退牧还草
C.c地种植苹果、柑橘等水果
D.南水北调后,d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以看出:①处是大风带走沙尘,故属于风力侵蚀,②处发生降尘,属于风力沉积;③处位于高原地区,降水形成地表径流,所以以流水侵蚀为主;④处是华北平原,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开始沉积,即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沉积。
【小题2】a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水分条件差,因此应以草地、荒漠为主,故A项错。b地水分条件比a地好,因此应以退耕还草为主,防止荒漠化进一步发展,合理利用草场,故B项对。c地位于黄土高原,水分条件不能满足苹果的生长,故C项错。我国华北地区缺水严重,南水北调主要是解决工业和生活用水及部分的农业用水,因此华北地区应以发展节水农业为主,故D项错。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等值线图》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