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十) 
            
            
            
 A.流水侵蚀 B.流水搬运 C.冰川侵蚀 D.冰川搬运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关于下面甲、乙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甲图为沙丘,为风力沉积地貌,分布在干旱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乙图为河口三角洲,为流水堆积地貌,分布在湿润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环境污染。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黄土高原地区和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下图),据图示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纬度判断,该地在南半球,所以白昼最短日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即6月,B对。
【小题2】该地在南半球, Q湖位于热带,不是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A错。湖泊位于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带上,东非大裂谷是断层陷落而成,D对。B、C错。
考点: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地质构造,构造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各题。
1.2007年3月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里氏6.3级地震。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图中示意该位置的是:2.主要位于N板块上的大洲的地理特征:3.当图中M点地表面正午太阳高度为90°时:
A.①
B.②
C.③
D.④
E.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F.淡水资源最丰富
G.流经大陆沿岸的洋流为暖流
H.一月吹陆风,七月吹海风
I.非洲地区为白天
G.欧洲地区为黑夜
拉美地区为黑夜
南极地区为极昼
参考答案:1. A
2. B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板块分布与世界地理概括。
1.结合图示位置判断③表示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④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①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②位于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2.图示N板块为南极洲板块,由于冰川覆盖,故淡水资源最丰富。
3.当M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即表示太阳直射点位于20°W,0°,即当地为12时,故非洲位于昼半球;欧洲位于昼半球,南美洲位于昼半球,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地理》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