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十)
A.地势中间高,东西两侧低 B.降水东部多,西部少 C.东部河网密布 D.东部地形较缓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于a与b温差为7℃,图中任意两相邻等温线之间相差7℃,图中有一条已知等温线为-5℃,则与山顶相邻的最近一条等温线的值应比-5℃还要低7℃,故为-12℃,则山顶的气温取值范围为(-19℃,-12℃),而甲地一月均温为7℃,故甲与山顶的温差为(19℃,26℃),由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可知相对高度:△h1÷100×0.6=19,△h1=3167m;
△h2÷100×0.6=26,△h2=4367m,故甲与山峰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3167,4367),与之符合的答案只有B。
【小题2】河流发育的长度与地形坡度有关:坡度越缓越长,坡度越陡则越短。故选D。
考点:相对高度的求法及河流长短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2012年10月末,形成于大西洋洋面上的强飓风“桑迪”横扫了美国东部海岸,带来强风、暴雨、风暴潮和强降雪,影响了美国五分之一的人口,导致800万居民无电力供应、使得数十万人无家可归。下图为美国东部地区2012年10月29日天气形势示意图。(一般飓风的半径为三四百千米,桑迪半径达到八百千米。)
(1)分析图示区域形成暴雪的原因。(4分)
(2)分析“桑迪”危害严重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飓风登陆时携带大量水汽(2分),与陆地冷空气相遇(或该地区位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迎风坡)(2分),所以形成暴雪。
(2)美国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2分);形成强风、暴雨、风暴潮和强降雪天气(2分);飓风影响范围大(2分)。
本题解析:(1)来自大西洋的飓风在登陆时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在陆地上遇到了寒冷的气团,再加上位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迎风坡,地形抬升形成了暴雪的天气。
(2)飓风“桑迪”危害严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形成强风、暴雨、风暴潮和强降雪天气,飓风影响范围大又美国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经济密度大,因此造成的在还是惨重的。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等值线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