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水平
B.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C.资源状况
D.地区的对外开放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例如,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的丰富程度。
考点:主要考查了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商业中心多分布在
A.河湖边沿地带
B.城市人口密集的道路两边
C.道路的交叉路口
D.所有建筑物低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商业中心的分布。商业中心一般布局在城市中心,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如气候严寒、文化生活落后等)和流入地的“拉力”(如生活条件好等)外,还要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的影响。此外,人口的流动还会受到流入地“反推力”(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的影响。据此完成问题。1.造成发达国家人口流动由城市迁往城郊(“逆城市化”)的主要推力是2.造成我国“民工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乡村地区环境优美
B.地铁和高速公路向郊区延伸
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D.城市就业机会多
E.自然条件的差异
F.人口密度的差异
G.人均寿命的差异
H.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
1.导致发达国家人口由城市向郊区的“逆城市化”的推力作用主要从城市的不利条件分析。
2.经济因素是影响民工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主要原因。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中印两国都是人口大国,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1.有关中印两国人口比较,不正确的是2.过去10年,印度人口增加1亿多人,到2025年将赶超中国。.印度的人口增长类型仍属于
1.有关中印两国人口比较,不正确的是2.过去10年,印度人口增加1亿多人,到2025年将赶超中国。.印度的人口增长类型仍属于
A.目前中国无论是在劳动力资源上,还是在年龄结构上,都较印度更有优势
B.中国目前劳动力人口总抚养比印度低
C.按这样发展,印度在未来二三十年后将会在劳动力人口数量资源上超过中国
D.印度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不严重
E.过渡型
F.传统型
G.现代型
H.衰退型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问题。
1.由于印度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已经超过10亿,且没有采用一定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故人口增长快,故导致了该过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故D项错误。
2.印度人口的出生率高、死亡率低,故自然增长率高,判断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为“北京市1949~2009年人口自然变动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949~2009年北京人口自然变化的直接原因是2.北京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是3.要提高北京地区人口的环境承载力,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1.1949~2009年北京人口自然变化的直接原因是2.北京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是3.要提高北京地区人口的环境承载力,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死亡率维持较低水平
B.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
C.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D.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E.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导致人口总量减少
F.人口死亡率低导致社会就业压力增大
G.人口出生率低导致劳动力资源的短缺
H.人口迁入量大导致地理环境问题加重
I.制定更加严格的人口流动限制政策
G.发展科学技术,扩大工农业生产规模
降低城市居民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加强地区开放,增加调入资源的比例
 
	参考答案:1. B
2. D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 从北京市1949~2009年人口自然变动折线图中,可以看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随出生率的变化而变化,而人口死亡率变化不大,在该图中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继而人口自然变化也随之而变化。?
2.一个地区的人口变化由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所决定,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并不能说明北京人口总量减少,而人口死亡率低也不能导致社会就业压力增大,而是导致社会养老压力过大;北京人口出生率低,但由于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吸引了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因而并没有导致劳动力资源的短缺;而外来人口迁入量过大会导致地理环境问题加重。
3. 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有资源丰富程度、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达程度、消费水平、科技水平、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丰富程度是首要因素,而消费水平与环境承载力呈负相关。制定更加严格的人口流动限制政策,即将北京的对外开放程度降低,也会降低北京地区人口的环境承载力。发展科学技术可以提高环境承载力,但无节制地扩大工农业生产规模,会制约地区环境承载力;降低城市居民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会提高北京地区人口的环境承载力,但这种措施不合理。加强地区开放,增加调入资源的比例,可以合理有效地提高北京地区人口的环境承载力。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结构和人口问题、人口的合理容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