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图示平原区域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应该是(? )。

A.尽快开发未垦荒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B.大规模退耕还湿地,停止粮食生产,建立自然保护区
C.全面退耕还渔,变种植业主导产业为水产业主导产业
D.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循环经济在农业中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形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良性发展。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主要符合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各国共同参与全球气候变暖的防治,符合可持续发展共同性原则。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关于广东省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扩大温带水果种植面积
B、大力发展陡坡地种植业
C、进一步扩大商品粮基地规模
D、重点发展水产品养殖与加工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8分)2011年7月,《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区规划》上报至国家发改委,《规划》中该经济区划定的范围是:位于第二亚欧大陆桥通道的西端,包括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带状区域以及伊犁河谷部分地区。
读下列材料,回答(1)一(5)题。
材料一:“天山北坡经济区”局部图。

材料二:B市绿洲农业产业结构变化

材料三:玛纳斯河下游绿洲区景观面积变化(km2)

材料四: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材料一中,A处的地形是?,判断依据是?。(4分)
(2)材料二中,B市农业产业结构以________为主,其中增幅最大的是________;为适应这种变化,规划中B市最有可能建成本区的________(填部门)工业基地。(6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1990—2000年间,玛纳斯河流域下游绿洲区景观主要以?和荒地为主,由于在开发过程中,对?地和?地的破坏严重,从而导致荒地面积呈扩大趋势。(6分)
(4)根据材料一,分析影响“天山北坡经济区”城市分布的因素。(8分)
(5)结合材料,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4分)
参考答案:
(1)盆地(2分)?河流流向或等高线闭合(2分)
(2)种植业?棉花?(棉)纺织(每点2分,共6分)
(3)耕地?草?林(每点2分,共6分)
(4)沿天山山麓,盆地边缘分布,地形平坦开阔;沿河分布,水源充足;靠近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公路、铁路交通便利等。(每个要点2分,答对其中四点得8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5)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每个要点2分,?答对两点得4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4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所以判断河流注入一闭合等高线中,地形应是盆地。
(2)读材料二表格,根据表中的数值判断,B市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其中经济作物棉花增幅最大。适应这种变化,是指棉花种植面积增长快这种变化,所以为了发挥棉花产量多的区位优势,本区可能发展(棉)纺织工业,靠近原料产地。
(3)读材料三图,可以判断1990—2000年间,玛纳斯河流域下游绿洲区景观主要以耕地和荒地为主。从图中显示的面积变化看,开发过程中对草地、林地破坏严重。
(4)读材料一图,可以看到天山北坡经济区城市分布特点。主要是沿天山山麓,盆地边缘分布。从区位因素分析,在山麓或盆地边缘地带,地形平坦开阔。有高山冰雪融水形成的河流,城市沿河分布,水源充足。这里靠近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地区。公路、铁路交通便利等。
(5)棉花生产需要的劳动力较多,本区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棉花是耐旱作物,但是仍需要灌溉,这里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是主要的限制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混合农业
D.迁移农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