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A.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B.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迎风坡,且沿岸有暖流经过 C.处于东北信风的山地迎风坡,且沿岸有暖流经过 D.地势低,且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M位于北美低纬度地区,而M北侧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流经起增温增湿的作用,故M北侧形成热带雨林气候,M南侧降水相对较少,应为热带草原气候,故选D。
【小题2】M山山麓地带主要是地处东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且沿岸有暖流流经,起到增湿增温的作用,故选C。
【小题3】M山地应为南极洲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位于消亡边界,故选A。
考点:气候类型的判断及板块构造学说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关于锋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灾害性天气大多与锋面有关
②我国的降水大多集中于夏季,主要由暖锋活动形成
③我国夏季也有冷锋活动
④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冷锋天气;我国灾害性天气大多与锋面有关;我国夏季也有冷锋活动,如北方夏季的暴雨。东北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0分)下图为某区域某时的近地面天气形势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画出丙地的风向。(1分)
(2)说出使图中A区域和B区域产生降水的天气系统,并分析其产生降水的原因及降水的差异。(6分)
(3)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地,说明理由。(3分)
参考答案:
(1)图略(西北风)(1分)
使A区域产生降水的天气系统为冷锋,使B区域产生降水的天气系统为暖锋。(2分) 产生的降水都是有暖气团沿锋面的相对上升运动导致的。(2分)冷锋产生的降水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短;而暖锋往往产生连续性降水,强度不大,但是持续时间较长。(2分)
丁(1分)纬度相对较低,而且处于暖锋的锋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最高。(2分)
本题解析:
(1)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先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等压线,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为西北风。
(2)图中A.B两地分别位于锋面气旋的左右两侧,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锋面降水的原因都是暖气团相对上升运动形成的。不同点为冷锋产生的降水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短;而暖锋往往产生连续性降水,强度不大,但是持续时间较长。
(3)从图中可看出,丁地纬度相对较低,且只有丁地位于暖锋锋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
下图中的甲国有“欧洲能源接口”之称,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输油(气)管道大多通过该国进入欧洲。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以园艺业(柑桔、油橄榄、蔬菜等)为主,而中、东部内陆以放牧业为主。横跨亚、欧两洲的A市是甲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约1350万。
(1)描述x半岛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6分)
(2)比较A、B两市气温日较差的不同点,并简析主要原因。(4分)
(3)分析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①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下;②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递减③冬季多雨,夏季少雨。(6分)
(2)不同:B城市的日较差大于A城市。(2分)
原因:A城市临海,海拔低,日较差小:B城市位于内陆,海拔高,日较差大。(2分)
(3)沿海地区地势低平;降水较多,热量较充足;适合发展园艺业。(2分)内陆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降水少;草场广阔;地广人稀,适宜发展游牧业。(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图示地区为北半球,从图中可以读出,半岛年降水量都在1000mm以下,且降水集中在冬季;半岛沿海地区降水多,向内陆递减。
(2)从下图可以读出,A城市的气温日较差小于B城市。和陆地相比,海洋的比热大,升温慢,降温也慢,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气温日较差小。海拔较高的地方,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日较差大。与B城市相比,A城市靠近沿海,且海拔较低,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3)农业生产类型是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甲国沿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光热条件好,且地势低平,适合发展园艺业;而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以高原为主,植被主要为热带草原,所以适合发展畜牧业。
考点:区域自然特点。农业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自然环境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