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解决我国地区间水资源严重不平衡的重要途径是()
A.提倡节约用水
B.改进耕作制度
C.调整用水价格
D.进行跨流域调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目前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的重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过度放牧
B.过度农垦
C.水资源利用不当
D.过度樵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2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对比分析黄河甲、乙两河段水文特征的异同。(3分)
小题2:分析A、B两地黄土厚度分布的差异及形成原因。(5分)
小题3:针对图中B地区农业生产中面临的盐碱化问题,请提出具体的整治措施。(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相同点:两河段都有结冰期。(1分)不同点:甲河段含沙量小,水量较大,有凌汛现象;(1分)乙河段含沙量大,水量较小,无凌汛现象。(1分)
小题2:A地分布的黄土厚度要比B地大。(1分)A地离沙尘源地较近,沉积的黄土较多,B地离沙尘源地比A地远些,又受山地阻挡等影响,沉积的黄土较少。(2分)B地地势比A地低,外力侵蚀作用更强烈、搬运作用更明显,使保留下来的黄土层较薄。(2分)
小题3:引淡淋盐;井排井灌;合理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4分)
本题解析:
小题1:黄河甲河段位于上游,乙河段位于中游,水文特征主要包括结冰期、含沙量、径流量、汛期、有无凌汛等方面;
小题2:A、B两地黄土厚度分布的差异及成因可以结合黄土高原的形成原理来分析回答;
小题3:B为华北地区,解决其农业生产中面临的盐碱化问题,具体的整治措施主要是从如何改变土壤盐碱化、提高土壤肥力、节约用水角度等来回答。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空框内填上适当的内容,使系统成立。
(2)整治盐碱地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第一行从左至右:引淡淋盐井排井灌覆盖生物措施第三行从左至右:土体脱盐控制耕作层盐分含量
(2)治水通过治水可以有效调控水盐运动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水盐调控的四种基本方法。整治盐碱地的核心是治水,即完善排灌系统,使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等综合配套技术科学地调控土壤中的水盐运动。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有关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大,但分布分散
B.宜农荒地多,但肥力不高
C.有大面积肥沃的红土地
D.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东北耕地面积广大,约占全国耕地的1/5,大部分地区是有机质含量很高的黑土、黑钙土,生产力较高,是我国肥力最高的土壤之一。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宜农荒地多,耕地集中连片分布,非常适于机械化作业。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