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球与地图》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十) 
            
            
            
 A.a 线南坡和b 线北坡 B.a 线南坡和b 线南坡 C.a 线北坡和b 线北坡 D.a 线北坡和b 线南坡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河水自东向西流,说明总体地势东高西低,图中等值线向东数值增加;河谷处海拔较低,等值线凸向高值方向,即向东凸出,则b线表示河谷发育位置。
【小题2】从上题分析可知,b线为河谷,其北侧为阳坡;a线为山脊,其南侧为阳坡。
考点:等高线图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读图回答题。
1.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2.该山地南坡属于3.实际调查发现,该山地北坡植被生长状况优于南坡,可能是由于北坡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丙甲乙
E.阳坡和迎风坡
F.阴坡和背风坡
G.阳坡和背风坡
H.阴坡和迎风坡
I.降水丰富
G.热量充足
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
流水堆积,土层条件好
参考答案:1. D
2. A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于甲、丁两地气温相同,甲乙两地位于同一侧山坡,乙处的海拔高度高于甲处,故判断乙地气温低于甲地;而丙丁位于同一侧山坡,丙地海拔高度低于丁地,故判断丙地气温高于丁,即高于甲地。
2.由于甲、丁两地气温相同,而丁地的海拔高度明显高于甲地,故判断丁地(南坡)位于向阳坡;根据图示山顶积雪的分布状况,南坡雪线较低,而南坡又是向阳坡,故判断南坡应为迎风坡,降水量丰富,故雪线较低。
3.结合上题结论,北坡为背阳坡和背风坡,故降水量、热量条件不如南坡;而由于气温较低,故蒸发较弱,故水分条件较好。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和地形对气温、降水量分布的影响等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掌握坡向和海拔高度对气温的影响;气温、降水量对雪线高度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结合向阳坡和背阳坡;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热条件的差异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按照图中的水库大坝设计(坝顶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则坝顶长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大约是:
A.500米 110米
B.50米 98米
C.500米 98米
D.50米 110米
【小题2】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N
B.图中铁路的走向主要受社会经济的影响
C.E、F、G的海拔在750米以上、800米以下
D.若陡崖在水库大坝正南方,水库大坝处河流由东向西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坝长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该图比例尺为1:100000,则实际坝长约为500米;图中等高距为50米,坝顶海拔高度为500米,坝底大于400米、小于450米,故坝顶与坝底的相对高度为50米—100米之间。
【小题2】从E点到车站N之间,等高线凸向高值方向,为山脊,阻挡视线;图中铁路主要穿过鞍部,海拔较低,地势平坦,影响其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自然因素);E点海拔在600米到650米之间,F、G两点海拔均为650米;若陡崖在水库大坝正南方,根据图中水库大坝处河流位置的等高线弯曲方向可以确定河流自东向西流。
考点:等高线图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1.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映秀镇的地方时约是2.汶川大地震的震源位于
A.13时
B.13时22分
C.14时
D.15时34分
E.地壳
F.软流层
G.上地幔顶部
H.下地幔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方时差的计算。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根据103°E与北京时间120°E的位置相差17°,时间晚68分钟。所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映秀镇的地方时约是13时20分。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根据汶川地震的震源深度33km判断,汶川大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等值线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