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图》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A.大气环流、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地形地势 C.大气环流、地形地势 D.纬度位置、人类活动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先正确理解夏玉米播种日期等值线的含义,数值越大,表明夏玉米播种日期越迟。仔细读图,不难发现与1970年相比, 2000年夏玉米播种日期推迟的是③。1970年③地夏玉米播种日期在1月1日以后130~140天,到2000年为140~150天。故C正确。
【小题2】影响作物播种日期的主要因素是热量。从图中可以看出,总的看来,纬度越低播种日期越早。热量条件好,气温较高的地区播种日期就早。①、②两地纬度相当,但①比②要早,①在130天以前,②在140天以后(以2000年为例),这是因为①处在四川盆地,由于地形比较闭塞,受冬季风影响较小,热量条件比同纬度的②地要好,所以主要是大气环流、地形地势的影响。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新疆某山地沿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年均降水量资料。回答(1)——(3)题。 
(1)若此山地有森林带分布,最可能分布在
[? ]
? A、a
? B、b
? C、c
? D、d
(2)当地牧民把牛羊赶到H处草场放牧时,可能看到
[? ]
? A、兰新线上奔驰的火车
? B、农民收摘长绒棉
? C、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 D、处于汛期的塔里木河
(3)关于该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南坡雪线高于北坡
? B、南坡降水大于北坡
? C、南坡自然带较北坡复杂
? D、没有发源于该山的河流
参考答案:(1)B
(2)A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读世界部分地区的等温线图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2分)
【小题1】图示等温线反映的是____半球_____月份等温线图。简述等温线在M、N两处的弯曲方向及主要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此时,我国东部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形成该特点主要是受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此时我国东部等温线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N西侧多峡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题3】图1中岛屿在2010年4月火山喷发,给欧洲带来巨大影响,在图2中找出代表此次火山活动的地质过程及形成的岩石是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填出数字代号和字母代号)
参考答案:
【小题1】北;1;M处向北凸,N处向南凸;暖流与地形影响;太阳辐射;7分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呈带状分布,由南向北递减,而且等温线分布较密集;2分
【小题2】冰川作用;1分
【小题3】3;b 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等温线的数值向北减小,所以为北半球。图中等温线的数值较低,为北半球的冬季,1月份。M地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等温线向北凸,N地受地形影响,等温线向南凸。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我国南方温度高,北方温度低,南北温差大,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呈带状分布,由南向北递减,而且等温线分布较密集。
【小题2】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多峡湾,原因是冰川的侵蚀作用。
【小题3】火山喷发属于岩浆上升运动。图中3为岩浆的上升冷却凝固,岩浆的上升冷却凝固形成b为岩浆岩。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与1200E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A.600W
B.600E
C.1200W
D.0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向东的180°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向西的180°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经线的形状是半圆,每条经线与它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其度数和为180°,东西经度相反。所以与120°E组成经线圈的经度为60°W。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为“我国南方某小区域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62米,据此完成问题。
1.图中湖泊水位的海拔最接近2.关于瀑布的说法正确的是3.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Q地出产的农产品最可能是
A.172米
B.252米
C.272米
D.322米
E.瀑布水量季节变化大
F.逐渐向湖泊退缩
G.逐渐向下游推进
H.冬季成“冰瀑”
I.茶叶
G.苹果
油菜
冬小麦
参考答案:1. C
2. B
3.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考查等高线地图判读。河流流经山谷,且源于等高线凸向高海拔的地方。根据图中河流位置和图中等高线间距为100米,可推断图中各等高线数值,如下图所示:
图中湖泊位于瀑布的上游,又因为瀑布落差为62米,即瀑布海拔在200~262之间,因此湖泊的海拔在262~300之间,故图中湖泊水位的海拔最接近选项C, 272米。
2.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降水丰富,瀑布的水量季节变化小;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导致瀑布形成地区的岩石逐渐被侵蚀因而瀑布逐渐向湖泊退缩;南方地区冬季最冷月气温也在零摄氏度以上不可能形成“冰瀑”。
3.由题文及图示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位于我国南方,且以山地丘陵为主,因此土壤应为酸性土壤,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Q地出产的农产品最可能是茶叶。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等高线)图判断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这组等高线题的亮点是由河流信息确定了河两岸等高线的对称规律,由瀑布高差确定了河流的海拔高度范围。Q地出产的农产品要根据图示区域所在位置及地形特征来判断。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球运动的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