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A.增加了长江流域的地表径流 B.从根本上解决华北缺水问题 C.减少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D.改善调入区的投资环境,促进其经济发展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②两图所示区域共同的自然特征是?(?)
A.地势南高北低,北部为冲积平原
B.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C.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
D.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小题2:有关①②两区域的人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都较高
B.两区域南部均以电子工业为主
C.②区域北部为重要的粮棉产区
D.①区域城市群目前发展迅速
小题3:结合图②分析图③中形成工业总产值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
B.西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
C.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
D.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经纬网和事物轮廓判断,①主要位于德国,②主要位于湖南省。两图中河网密集,水源充足;湖南位于南方地区,四季分明,冬季温和;德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湖南煤炭资源少。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区域发展状况。德国自然增长率低,出现人口负增长;德国南部以电子工业为主,但湖南主要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②区域北部为洞庭湖平原,为商品粮基地;发达国家目前城市化发展速度慢。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通过图③分析,该区域东部地区工业产值高,西部产值低。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隐隐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读黄河流域图,回答1~3题。
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 ]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以等降水量线为指标划分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划分
2、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
[? ]
A、RS技术
B、GPS技术
C、GIS技术
D、实地考察
3、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参考答案:1、A
2、A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区域间的经济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如发达地区可为落后地区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产品。
参考答案:错误
本题解析:区域间的经济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发达地区较落后地区主要的优势条件为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没有自然资源的优势。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在发展上的优势条件的差异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是世界四地的关联图,读图回答:
小题1:如果图中箭头a、b、c表示国际贸易中的某种农产品,那么该农产品是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大豆
小题2:如果图中箭头b表示电子工业的区位转移,下列属于导致其转移的因素是
①地价?②技术?③劳动力?④资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考查区域定位和区域经济地理特征。
小题1:根据四地经纬度可以判断,甲为我国长江三角洲,乙为日本,丙为澳大利亚,丁为美国。因此可知该农产品为小麦,因为丙丁两国为世界主要小麦出口国。
小题2:根据前一小题可知,由于我国的地价低、劳动力低廉、市场广阔,所以美国把电子工业转移给我国。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宇宙与地球》高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