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岩层的弯曲状态看,图中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属于向斜构造的是? 处,属于背斜
? 构造的是? 处。
(2)在地貌上,乙地是?(山岭、谷底)地貌,甲、乙两地在地貌上形成差异的主导作用
? 是? ,甲地有时地形倒置形成谷地的原因是? 。
(3)若该地区发现有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则在甲处能开采出?、? 。
(4)图中A、B、C分别为海底的不同地形,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 地。
(5)图中D所示箭头表示水循环中的? 环节。此循环可使? 水得到补充和更新。
参考答案:(1)乙? 甲 (2)谷地? 内力作用?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3)石油? 天然气(4)A(5)水汽输送? 陆地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天然气
B.稻谷
C.土地
D.液化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稻田和液化气不属于自然资源,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下潜水位年内变化柱状图,据此回答题。
1.该地区最有可能是2.当该地区地下潜水位达到一年中最低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云贵高原
B.松嫩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土高原
E.黄河河套地区出现凌汛现象
F.江淮地区进入伏旱
G.东北平原小麦开始收割
H.温带气旋频繁影响南欧地区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地下潜水位年内变化主要取决于地表水和大气降水的年内变化,该地区6月份的地下水位最高,说明降水最多,7月份地下水位最低,说明降水最少,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6月份为梅雨季节,7 月份为伏旱季节。
2.当该地区地下潜水位达到一年中最低时,北半球为 7 月份,黄河夏季没有凌汛现象;7月时,江淮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而形成伏旱,B项正确;我国东北平原为春小麦种植区,故小麦的收割期在秋季,C错误;此时地中海沿岸处于夏季干旱季节,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根据潜水位的高低判断地表水和降水量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移动的一般规律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气候类型,主要是由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是
A.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所给的“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问题。
1.若表示三圈环流,且③④间的风向为西南风,则图示的环流为2.若③地为南半球极地高压中心,则③④间的风向为:3.若表示热力环流,试比较①②③④处的气压
A.北半球低纬环流
B.南半球中纬环流
C.北半球中纬环流
D.南半球高纬环流
E.东南风
F.东北风
G.西南风
H.西北风
I.③>①>④>②
G.①>②>③>④
③>②>①>④
③>④>①>②
参考答案:1. C
2. A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三圈环流图示,且③④间的风向为西南风,故判断该环流位于中纬度,低纬的信风带和高纬度的极地东风带的近地面风向都为偏东风。而盛行西风为西南风,则判断为北半球;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为西北风。
2.若③地为南半球极地高压中心,则图示表示南半球的高纬环流,则近地面的风(极地东风)的风向为东南风;北半球的极地东风为东北风。
3.若为热力环流,则图示气压分布的基本规律: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压越低;水平方向上的气流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故判断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环流、风向的判断和气压差异的比较。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掌握三圈环流的图示和近地面风向,利用画图来解题更方便,可画出全球三圈环流分布和近地面的风带分布即可解题。热力环流中的气压比较,应掌握方法:掌握气压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的基本规律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