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A.a B.b C.c D.d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板块构造图分析,图中①、②、③处依次是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④处是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D对。
【小题2】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与图中的b相关,B对。A、C、D错。
考点:板块构造及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岩石的形成过程中,经过外力搬运作用的是?(?)
A.花岗岩
B.砂岩
C.玄武岩
D.大理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沉积岩
裸露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被风化成碎屑物质,再经风、流水等外力搬运、沉积,经过压紧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其典型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l0分)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图甲为和田河部分流域图,图乙为1990年-2010年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和田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该河从中游开始径流量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有 、 和下渗。(3分)
(2)和田籽玉是原矿石被洪水冲入河道,并长期受到 (外力)作用,导致棱角尽失、形态浑圆,是玉中珍品。早期,人们捡拾籽玉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河流的 (上游/中游/下游)地区。(2分)
(3)分析和田河中游地区种植瓜果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和田河上、中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下游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2分)
参考答案:(10分)
(1)冰雪融水 引水灌溉 蒸发
(2)流水侵蚀 中游
(3)年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瓜果糖分积累;河流流经,水源丰富;绿洲地区,土壤肥沃。(3分,答对3点即可)
(4)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土地荒漠化加剧;植被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答对2点即可)
本题解析:
(1)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河水主要来源于高山上的冰雪融水;中游地带耕地用水量大,即引水灌溉消耗;流经干旱区,蒸发量大消耗;最终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下渗消耗。
(2)和田籽玉是原矿石被洪水冲入河道,并长期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导致棱角尽失、形态浑圆,是玉中珍品。早期,捡拾籽玉的人较少,主要集中在河流的中游地区;下游经过长期侵蚀,玉量小;上游侵蚀力度小,没有成形的玉。
(3)和田河流域地处西北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年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强;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利于瓜果糖分积累;河流流经,灌溉水源丰富;绿洲地区,土壤肥沃。
(4)和田河上、中游地区土地主要是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多,耕地较多;导致下游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下游水量减少,土地荒漠化加剧;下游水量减少,植被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考点:主要考查和田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列“地貌示意图”中属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图示的地貌景观分析:a图表示桂林山水,属于流水侵蚀而形成的地貌;b图表示火山喷发,属于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c图表示花岗岩地区的球状风化地貌,属于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地貌;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图示判断地貌景观,结合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差异分析。注意区别地貌景观的差异。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景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处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硬不易被浸蚀而成山岭
B.②处岩层的断裂和错位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C.③处地形平坦是流水作用的结果
D.④处岩层发生倾斜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小题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大别山
B.大兴安岭
C.祁连山
D.太行山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图示①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故判断地质构造为背斜;A项错误。②处岩层断裂、错位,形成断层,是内力作用的结果B正确;③处冲积扇为流水沉积而形成的C正确;④处岩层发生倾斜即反映岩层的变形是内力作用引起的D正确。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山麓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应为亚热带一座山地,BCD均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故A正确。
考点:考查地质构造及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