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小题。
1.飞机由②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航线是2.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直沿正东方向
B.先向正南再向正北方向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E.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20分钟
F.任何一日,③、④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为20°
G.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
H.①、②两点间的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应走过此两点的大圆劣弧方向。正确答案选C。
2.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同,A项错;③、④两地同在南回归线以南,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为其纬度差,即为20°。③地位于④地的西北方;①、②两点间的距离大于②、③两点间的距离。正确答案选B。
考点:主要考查了经纬网图。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经纬网图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大圆航线、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图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
1.该地位于2.图中a点表示的这一天
A.南半球中纬度
B.0°~23°26′S之间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D.0°~23°26′N之间
E.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F.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G.太阳直射赤道
H.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1.根据该地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该地位于赤道与回归线之间,12月22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该地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a表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

(1)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2°,则该日正午时分杭州(30°N)休博会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 _____ 。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该日乙地的日落时间为_____。
(3)一年中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乙地约有____个月;判断甲、乙两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值是: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72°
(2)? 60°E?;_17:30。
(3)? 9?个月
甲? 23.5°或23°26′?、乙? 47°或46°52′
本题解析:
(1) 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2°,说明太阳直射12°N纬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得出杭州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2°,电池板与阳光垂直,所以电池板与外墙间夹角为72°。
(2) 读图可以计算出甲地的经度为30°W,时刻为6点,所以直射点的经度为60°E。读图判断出乙地的日出时间为6:30,根据昼长计算方法,正午时间减日出时间,然后乘以2为昼长时间,或是用日落时间减正午时间然后乘以2,可以求出乙地日落时间为17:30。
(3)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甲乙中间时,两地太阳高度相同,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这个中间点以南的时间约3个月,此时,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乙。直射点在中间点以北的时间约9个月,此段时间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乙。
甲地位于赤道,最大纬度差是23.5°或23°26′所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是23.5°或23°26′。乙位于南回归线,最大纬度差是47°或46°52′,所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是47°或46°52′。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三地的日照时数年变化示意图”,关于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地年内昼夜长短变化幅度:①>②>③
B.三地自北向南排列:③、②、①
C.当三地日照时数相等时,③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①
D.③地自转线速度最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A选项中①日照时数变化不大,靠近赤道,②全年日照12小时,在赤道上,③日照变化幅度较大,纬度高,因此三地年内昼夜长短变化幅度:②>①>③。
B选项中由A中解析可以知道三地自北向南:③、②、①,正确。
C选项中,当日照时数相等时,只有太阳直射在赤道上,那么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因此①正午太阳高度最小,③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D选项中,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最大,极地为0,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②地在赤道上线速度最大,③地纬度最高线速度最小。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探月卫星“嫦娥2号”于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于10月9日上午11点33分,成功进行了第三次近月制动,实现了在距月球100公里的轨道进行绕月飞行。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探月卫星“嫦娥2号发射成功3秒钟后,国际标准时是
A.10月1日11时
B.10月1日19时
C.10月2日23时
D.10月2日11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