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A.罗马处在多雨季节 B.非洲草原上的动物多数迁移到北半球活动 C.杭州湾的盐度达到最大值 D.巴黎盆地的冬小麦开始越冬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一天内的气温日变化、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和入射到地面的太阳能量日变化图,落日前后,郑州地区白昼在逐渐变短。读图回答下题。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天当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时间为正午;地面辐射是地面的直接热源,所以气温日变化与地表长波辐射能量直接相关。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通过日出6点,日落18:00,该日白昼时间为12小时,太阳直射赤道。郑州地区白昼在逐渐变短,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则为秋分。秋季华北地区秋高气爽。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全球的经纬线展开示意图(不合极昼、极夜区域),图中虚线代表晨昏线,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的日期。读图回答问题。1.此时甲地的地方时为2.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3.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昨日21时
B.今日6时
C.今日20时
D.今日9时
E.AS为晨线
F.CD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G.赤道上西半球的白昼长于黑夜
H.赤道上东两半球的白昼长度之比为23:13
I.太阳直射点正向南移动
G.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动速度较慢
北京的昼长比新加坡短
我国江南进入伏旱天气
参考答案:1. A
2. D
3. C
本题解析:1.根据AB和CD为两日界线和I)处为晨昏线与赤道交点可知:P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再结合两条日期界线进行假设推理,若AB为O时经线,则P处时间为3时,与晨昏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矛盾,不可能;若AB为180度经线.CD所在经线为24时.则P处的地方时为18时,甲地为昨日21时。
2.从上一题的解析可知:AS为昏线,AB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赤道上白昼时间是6时~18时,对应的经度为东经45度向东到180度经线再到西经135度,其中东半球占有的经度是从东经45度到东经160度,西半球占有的经度是从东经160度到西经135度,两者之比为23:13。
3.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地球公转较快时期,我国正处于冬季,与伏旱发生的时间不一致;太阳直射点可能南移,也可能北移。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该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此时2.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
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
D.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
E.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
F.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G.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H.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系。
1.根据图示地球的昼夜分布,判断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故A正确。
2.图示根据地球的公转轨道位置,判断①为火星,②为金星,只有地球上有较适宜的大气层,而金星上有致密的大气,而火星上只有稀薄的大气。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地球上纬度相同的各地
A.地方时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C.自转线速度不同
D.昼夜长短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同一纬线有四同,即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自转线速度及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同一经线只有地方时是相同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方时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规律,要求考生有较强的空间想像能力及其对地球基础知识比较熟悉,试题属于中档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区域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