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下图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题。
1.左图所示地貌名称为2.右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3.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沙丘
E.流水侵蚀
F.风力沉积
G.风力侵蚀
H.流水沉积
I.风力沉积
G.冰川侵蚀
流水侵蚀
植物风化
参考答案:1. C
2. B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左图所示地貌名称为冲积扇。山前冲积扇一般在河流的出山口附近,冲积平原一般在河流的中下游,河口三角洲则是在河流的入海口附近。
2.右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风力沉积形成的沙丘。
3.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
考点:本题考查外力作用的形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景观图根据地貌形态来判断具体的外力作用。
【规律总结】列表法比较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和滨海地区
流水侵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等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等)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
侵蚀
作用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沉积
作用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沉积作用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海浪沉积
形成沙滩海岸地貌
滨海地带
固结成岩作用
形成沉积岩
普遍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图回答题
1.甲气候典型的特征是干旱多雾,其中多雾的主要成因是2.乙气候类型的特征是3.甲、乙两气候类型的分布都受到
A.当地居民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B.地形对气流的阻挡
C.沿岸有寒流经过
D.沿岸有暖流经过
E.气温日较差大
F.降水季节变化大
G.大陆性显著
H.气温年较差小
I.迎风坡的影响
G.纬度的影响
洋流的影响
经度的影响
参考答案:1. C
2. D
3. C
本题解析:1.试题分析:甲气候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因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气温低,又因沿海地区空气的湿度大,所以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易形成雾。故选C。
考点:洋流
点评:本题考查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识记沿岸洋流的性质,理解雾的成因。
2.试题分析:地区位于纬度400~600的大陆西岸,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属于温带海洋气候,其特征是冬暖夏凉,气温的年较差小,全年降水分配均匀。故选D。
考点:气候
点评:本题考查温带海洋气候的分布及特征,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识记气候的分布规律和理解其特点。
3.试题分析:甲地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是该气候类型分布南北延伸;乙地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也是该地的气候类型分布南北延伸。故选C。
考点:洋流
点评:本题考查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判断该海域的洋流的性质,理解其对气候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其中A为________斜,B为________斜。
(2)A、B两处中_________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 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①处还是②处?_________;
? 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还是④处?_________。
(4)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__________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
? __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
(5)我国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是(不定选)
[? ]
? A、黄土土质疏松
? B、植被破坏严重
? C、内力作用明显
? D、流水侵蚀严重
参考答案:(1)褶皱;背;向
(2)A
(3)①;②;②;③
(4)增加;滑坡和泥石流
(5)A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模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的分布状况与月份的对应关系最有可能的是2.对高原隆起前、后N地的风向判断正确的是3.高原隆起使M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出现的变化是
A.甲图—5月份
B.甲图—3月份
C.乙图—7月份
D.乙图—10月份
E.高原隆起前——东北风
F.高原隆起后——东南风
G.高原隆起后——西南风
H.高原隆起前——西北风
I.气温降低,降水量减少
G.气温降低,降水量不变
气温不变,降水量减少
气温增高,降水量增多
参考答案:1. C
2. C
3.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此题考查大气的运动。借其青藏高原,反映地形对大气运动的影响,甲图,隆起前高压中心在青藏高原所在地,隆起后高压中心在西伯利亚—北半球的冬季(12月);乙图,隆起前低压中心在青藏高原所在地,隆起后低压中心在西伯利亚—北半球的夏季(7月)。故选C。
2.此题考查风向的判断。风向判断高压指向低压,然后考虑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左北右(如下图,红色箭头表示原风向,蓝色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后的风向)。故选C。
3.根据小题1的判断,陆地形成高压,甲图季节为冬季,在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中影响,不断从其中释放的冷空气,影响周边地区,使得气温下降,降水量减少(陆地吹响海洋,降水量少)。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新近在冀东发现储量10亿吨的南堡油田。良好的储油构造一般是
[? ]
A、盆地
B、断层
C、向斜
D、背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