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十)
A.7月27日3:12 B.7月28日3:12 C.7月28日4:12 D.7月27日4:12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表是我国A、B两城市(忽略两地海拔差异)某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回答问题。
A.这天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 B.A城市处地球自转线速度小于B城市处的地球自转线速度 C.这天AB两城市都看到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 D.A城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
小题1:根据两地的日出日落时间可计算两地的昼长,A地昼长11小时,B地昼长11小时20分,则我国各地(北半球)出现昼短夜长,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A错误;此时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故判断A地纬度较B地高,B正确。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故日出东南方向,C错误。D项分析见下题。
小题2:根据A城市的日出日落时间,可计算其正午为北京时间11:36分,即当地时间较北京时间早24分钟,即当地经度位于120°E的东侧6°。故当地经度为126°E。
小题3:同理可计算B地经度为106.5°E,故A城市位于B城市的东侧,结合两地的昼长可判断A城市位于B城市的北面。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昼长,并进一步计算两地的经纬度位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读图完成题。
小题1: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
A.8日8时
B.7日4时
C.7日8时
D.8日4时
小题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B.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日期分界线为0时或180°经线,故判断图示与经线重合的虚线表示日期分界线;而另一条为晨昏线,图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应为6点或18点,故判断日期分界线不可能为0时,必定为180°经线,根据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判断图示日界线以西为8日,以东为7日,且此时公转速度较慢,说明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北极附近应出现极昼,故图示晨昏线以西为夜半球,以东为昼半球,故图示部分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时间为6时,故计算甲地时间为8日8时。
小题2:澳大利亚东海岸150°E左右,时间约为8点左右,泰晤士河正值黑夜,几内亚湾也是处于黑夜当中,安大略湖夕阳西下,本题主要考察时间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这考查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明确日界线有两条,国际日期变更线和零时线。图中两条虚线只有中只有一条是经线,所以另一条于经线相交的虚线肯定是晨昏线,因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可知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出现昼长夜短的现象,所以图中为晨线,那么图中所示日界线就是180°经线。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题。1.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E.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F.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
G.三峡水库处于枯水期
H.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甲为近日点,从甲运行到乙期间,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因此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为北半球的近日点,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附近,黄河流域进入枯水期,南极昆仑站正值极昼,潘帕斯草原处于草木生长茂盛。三峡水库处于枯水期。
考点:主要考查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太阳直射近日点时的地理现象。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太阳直射近日点时的地理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崇明岛将长江口分为A、B两汊,两汊中______________的流量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
(2)启东港今后发展趋势为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崇明岛上C、D两个港口中,发展前途好的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4)上海港港区主要在市区的黄浦江两岸,海轮要经吴淞口进入黄浦江。长江口泥沙情况对上海港进出航道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移
(2)水道越来越浅,最后成为陆地 此汊流量、流速小,泥沙沉积多
(3)C D将位于新的北汊附近,汊口岛屿、沙洲阻挡水流,泥沙淤积多
(4)崇明岛北汊将要消失,现南汊流量更集中,且位于右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泥沙不易沉积,因此上海港前途更好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地转偏向力对地理环境及港口建设的影响。图示地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水平运动的水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因此B汊流量比较大,而A汊流量流速小,泥沙沉积多,水道越来越浅;图中D点位于新的北汊附近,泥沙淤积多,发展前景不好;由于崇明岛北汊将消失,南汊流量更大,且上海港位于右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泥沙不易沉积,因此上海港前途更好。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城市与地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