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二)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地震发生的经度为72.7°W,位于西五区,北京时间比其早13个小时,北京时间为16:34;2010年2月27,地球远离近日点,公转速度变慢;下午上海的树影朝向东北;济南和地震点纬度相对球心对称,所以济南(36°N)昼长与地震中心地夜长大致等长。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地震发生区位于30°S-40°S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智利多发地震是因为处在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处。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日本东北部(约38.8°~39.1°N,141.5°~142°E)沿海区域在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大地震(震级9.0级,震中38.1°N、142.6°E,震源深约20千米)引发巨大海啸,使甲地遭受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10分)
(1)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分析日本多地震的原因(2分)
(2)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甲地此次地震及海啸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4分)
(3)说出沿海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防范海啸。 (4分)
参考答案:(1)日本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2分)
(2)本次地震震级大,震源较浅,?甲地距离震中较近,海啸到达的时间短, 位于外宽内窄的海湾的“项部”,海啸向陆地方向推进时,受海湾形状影响,越向内侧浪越高(海啸波高越高),流速越快,冲击力越大(使海啸的巨大能量集中于更小的范围内释放),对甲地的破坏格外严重。(4分)
(3)加强监测和预报;建立预警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修建防浪堤等。(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分析。(2)地震、海啸灾害严重原因:震级、震中距、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高;海湾地形等方面分析。(3)建立地震、海啸预警机制;加强监测与预报;提高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加固海堤等。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运动及其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