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该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的差异示意图, 读图回答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关问题。(12分)

东北的地区从东向西年降水量和积温分布呈现的规律有?____?
其中B 处积温最低,年降水量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北地区是我国比较稳定的,商品率较高的商品粮食基地,小麦,水稻,是本区的主要细粮作特。试分析图中C D 两地自然条件的,选择最适合的粮食生产布局:
C 地最适合的粮食生产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
D 地最适合的粮食生产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大致从东到西逐渐减少,平原、河谷积温较高,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4分)
B是大兴安岭,地势高,气温低;夏季处在迎风坡降水多。(4分)
(2)小麦?中部平原广阔,年降水量少,适合旱作(2分)?
水稻?东部山区河谷盆地,年降水量和积温较高,适合水稻生长(2分)
本题解析:
(1)从图中分析可以看出降水量在大兴安岭的东部降水多,在东部低山丘陵的东部迎风坡降水多,总体趋势是东部多,西部少。积温在谷地和松嫩平原处高,所以分布规律为:大致从东到西逐渐减少,平原、河谷积温较高,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B处为大兴安岭,海拔高,所以积温低,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回答本题粮食作物只能从小麦和水稻中选择,小麦需水量小,水稻需水量大,所以C地适合种植小麦因为中部平原广阔,年降水量少,适合旱作;D地适合种植水稻,东部山区河谷盆地,年降水量和积温较高,适合水稻生长。
点评:本题应认真读图,能将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及积温变化规律与海拔变化结合起来,本题容易在读图上出现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近20年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某些耕地农业景观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更替,影响这种农业变迁的主要因素是
A.政策
B.气候
C.水源
D.市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市场决定了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农业景观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更替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12年新疆番茄产量达370万吨,成为亚洲最大的番茄生产和加工基地。塔里木盆地的北部有炽热的阳光和洁净的空气,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番茄的区域之一。下列关于该地区番茄与东北地区的番茄种植区位相比,正确的是:
A.光照强,热量充足
B.光照强,温差大
C.土壤贫瘠是制约因素
D.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这种独特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蔬菜、瓜果的生长和糖分的积累,B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番茄种植的区位条件,本题既有对知识的考查,又考查了学生分析地理过程的能力。另外本题还可考查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西北绿洲农业的限制性因素、分布位置、西北地区内陆湖泊的水源补给及盐渍化的形成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影响农业的主要因素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
(2)如对A、B因素利用不当,容易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E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_________。
(4)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 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大都
? 是二年三熟: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南方红壤地区种植茶树: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地形;土壤;政策;交通运输;市场
(2)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
(3)E
(4)地形;气候(热量);土壤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地带分布图,完成10~11题。

小题1:图中原过渡地带与可能变动带的关系可以说明
A.农业用地向畜牧用地转变
B.原畜牧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
C.原畜牧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D.原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