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8为地理素描图,读图回答25--26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甲为流水侵蚀形成,乙为流水堆积形成。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丙为风力侵蚀形成,丁为风力沉积形成。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题。
【小题1】甲地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
A.岩层向下弯曲形成谷
B.岩层向上弯曲形成岭
C.背斜顶部被侵蚀成谷
D.向斜槽部受挤压成岭
【小题2】图中易形成断崖,适合开展攀岩活动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甲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形成谷地,C正确。
【小题2】图中丁处为断层,左侧上升的岩层形成陡崖,适合开展攀岩活动,D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山地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1950年,著名地理学家Peltier根据全球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划分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某种外力侵蚀强度区域。读图(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对A区域不作该外力作用强度的划分),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该外力主要来自( )
A.冰川
B.波浪
C.流水
D.风力
【小题2】下列区域中该外力侵蚀强度最大的是( )
A.亚马孙平原
B.浙闽丘陵
C.西伯利亚山地
D.撒哈拉大沙漠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据图分析甲区域的气温和降水的数据可知,该外力侵蚀在水热相对充足的情况下侵蚀度较大,由此推断该外力作用为流水侵蚀作用。故选B。北美五大湖是冰川作用形成,长江三角洲是流水沉积而成,风蚀城堡是风力侵蚀的产物。
【小题2】刚果盆地虽然水热资源丰富,但大部分地势平坦;俄罗斯远东山地年均温太低;纳米布沙漠年降水太少。因此,流水侵蚀度最大的应是水热充足的浙闽丘陵地区。
考点:外力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环境与环境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