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如图是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示意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Y农业生产分布的边界范围与城市距离分别是2.影响X、Y、Z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有3.X、Y、Z的农业生产分别对应
A.20 km 60 km
B.40 km 60 km
C.60 km 80 km
D.80 km 100 km
E.市场和交通
F.劳动力和水源
G.交通和土壤
H.气候和地形
I.乳牛、花卉、粮食
G.蔬菜、养鱼场、水果
蔬菜、林业、养鸡场
花卉、养猪场、观赏鱼
参考答案:1. A
2. A
3.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布局。
1.从图中土地租金高低看:在距离市中心20千米~60千米的范围内,Y农业的付租能力最高,有发展的最佳位置优势。
2.图示反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即市场因素,影响城郊农业分布的因素还有交通。
3.地租水平高的应对应单位面积产值高的类型,即从X到Y到Z的农业生产的单位面积产值应逐渐降低,故B符合。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
A.A—B—C
B.B—C—A
C.C —A—B
D.B—A—C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 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 ~2010 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1990 ~2010 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2.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①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E.①②
F.①④
G.②③
H.②④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的产业发展。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20年来该市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其间有小幅上升现象;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上升,但并不是始终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2.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不能大量引进化工项目,这容易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仅仅针对农业结构。将廉价劳动力指向型产业转移可以提升产业层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能更好的优化产业结构。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广东惠州某音响的零件生产厂家地域分布图,结合左栏惠州某音响厂零件的来源比例图,回答题。
1.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以惠州的音响整体生产厂为核心,形成了大批音响零件生产厂,这种工业布局的现象,属于2.这种工业布局的最大优势是3.促使该区域生产厂家实现地域联系的主要因素是?
①交通网络的完善?
②信息联系的方便?
③市场的需求量?
④环境污染的治理
A.工业地域
B.工业联系
C.工业分散
D.工业集聚
E.利于环境保护
F.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G.降低生产效率
H.加强企业竞争
I.①②
G.③④
①③
②④
参考答案:1. D
2. B
3.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的工业从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形成。题中现象属于工业集聚象。选择D项。
2.本题考查工业集聚的优势。可以扩大交流与联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应。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省投资成本。选择B项。
3.本题考查的工业从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形成。能够促使地域类型方便主要是基础设施的完善。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市城郊农业分布模式图,读后回答题。
1.形成此种布局的主导因素是2.该市周围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应属于
A.交通便利
B.市场需求
C.地势平坦
D.气候适宜
E.商品谷物农业
F.种植园农业
G.大牧场放牧业
H.水稻种植业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有图可知中心市区周围是种植蔬菜,奶牛,花卉的集中分布区,最外围是粮,棉分布区,导致这种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即市场。
2.通过图中经纬度位置判断可知,该位置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其农业地域类型应属于水稻种植业,所以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需明确:一般来说,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农业由种植业向城郊农业不断转变。原因从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利润方面分析。图示农业分布模式体现出城郊农业的特色,其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