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二)
A.11日的深夜 B.12日的深夜 C.11日的日出前后 D.13日的日出前后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小题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非洲南部,该岛屿为马达加斯加岛,其东侧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沿岸暖流流经,增温增湿,故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小题2:该大陆南端为好望角航线,为世界运量最大的石油航线。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区等温线示意图(单位℃),完成各题。
【小题1】P处气温异常的主要原因是
A.此处为盆地地形
B.此处为山地地形
C.受洋流的影响
D.人类活动的影响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处适合建港的地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所示信息可以看出,P处气温明显低于周围地区的气温,而且等温线形状比较规则呈椭圆形,所以不可能是“受洋流的影响”或“人类活动的影响”所致。根据近地面的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规律“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故选B。
【小题2】从图中信息可议判知,③处的海深线最密集,海水深度大,海岸坡度大,适宜建设港口码头,适宜大型船只出入。故选C。
考点:影响气温的因素和港口的建设条件。
点评:本题属于一道基础题目,难度较小,学生不难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表为“我国某纬度附近甲乙丙三个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城市 | 甲 | 乙 | 丙 |
年日照时数(小时) | 3005.3 | 1239.2 | 1970.6 |
7月平均气温(℃) | 14.9 | 25.8 | 28.7 |
1月平均气温(℃) | -2.3 | 5.6 | 3.6 |
年平均降水量(mm) | 453.9 | 976 | 1400.7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表格中的日照时数,甲地年日照时数3000多小时,夏季气温低,最可能是日光城拉萨,拉萨位于30°N附近,所以某纬度可能是30°N,B对。23.5°N纬线穿过的只有两个省会,且夏季省会无低温,A错。35°N、40°N穿过地区是半湿润区,降水量小于800mm,C.D错。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甲位于西藏自治区,农业主 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称河谷农业。因海拔高,气温低,形成高寒气候区,所以牧业是高寒牧业,D对。
考点:几条重要纬线,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差异,区域农牧业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的活动,线路分布如下图所示。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我国气象部门规定的“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小于等于22℃时的第一天)。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我国各地入秋时间的序列是( )
A.路线①的秋色是从南往北演进
B.路线②的秋色是从中部往南、北演进
C.路线③的秋色是从南、北往中部演进
D.路线④的秋色是从东往西演进
【小题2】影响路线③的入秋时间序列的原因是( )
A.纬度与大气环流
B.纬度与地形
C.地形与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路线①、②由北向南入秋时间渐晚,秋色大致由北向南演进;路线③从南向北,等值线数值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入秋时间从中间向南北逐渐提前,秋色从南、北向中部演进;路线④基本上位于同纬度地区,从东向西,秋色无明显变化,至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秋色迅速变化,而到青藏高原后秋色基本不变。
【小题2】线路③经过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北疆地区,其中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入秋早;而北疆纬度高,气温低,入秋早;塔里木盆地海拔低,地形封闭,不易受冷空气影响,入秋晚。因此影响该线入秋时间序列的原因是纬度和地形。
考点:气温的影响因素、等值线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水的运动》高频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