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等值线图》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六)
①城市生活废水排放?②海水养殖业的过度发展 ③运输油轮的大量泄漏?④工业废水排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地某日7时和14时天气系统图”,完成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相对于7时,14时等压线变得更密集所以①地风速变大,排除C选项;①地气压在在两个时间段都是介于1010hpa-1015hpa之间,气压变化不明显,排除A、B;所以该题正确选项为D。
小题2:通过读图可以看出,气压由7时的1010hpa-1015hpa变为14时的1005hpa-1010hpa,故B错误;②地在此期间经历冷锋过境影响,天气状况可能由晴天转为阴雨天气,D错误;结合天气及太阳高度影响,气温从7时-14时应是先升高再降低,C错误;通过作风向图可以得出7时风向为东南风14时为西风,所以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据此回答1~3题。
1.造成图中M 、N 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
A .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 .太阳辐射、地形
C .大气环流、下垫面
D.洋流、地形
2.图中M 、N 两点的实地距离约为
[? ]
A.700km?
B.550km
C.1100km?
D.850km
3.a岛上等温线的值最有可能为
[? ]
A.0℃
?
B.-5℃
C.2℃?
D.-8℃
参考答案:1.D
2.B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
A.990米、301米
B.950米、201米
C.850米、499米
D.799米、501米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1100米
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等高线差是100米,A点的海拔应900米和1000米之间;陡崖顶的海拔介于600米和700米之间,崖低的海拔介于200米和300米之间,那么陡崖的相对高度介于300米和500米之间。故选A .
小题2: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知该河流先向西南流,然后折向西流;图中陡崖处属于山脊,不会发育河流,也没有瀑布;B地位于河流上游,流水下蚀,可形成V型峡谷,但C地位于河流的出山口处,可形成冲积扇;而根据图中比例尺可知,两山顶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1000多米,所以索道的长度应不小于1000多米。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问题。
1.R、Q 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2.M、N、P、Q 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
A.800 米
B.900 米
C.1000 米
D.1100 米
E.M、N
F.M、P
G.M、Q
H.P、Q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有图可知,R点对应的海拔高度介于1200至1300之间、Q点海拔高度介于200至300之间,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根据“交叉相减”原则判断,R、Q两点相对高度介于900至1100米,不取等号,只能选C。
2.有图知,M外侧的闭合等高线介于400至500之间,则此等高线有可能是400m,也有可能是500m,若M外侧的闭合等高线为500m,则M、N两地海拔有可能相等,都介于500至600之间。
考点: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等值线的判读能力。
点评:等高距的判断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
【方法技巧】等值线的一般判度方法
1.读数值:同线等值,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全图一致(也可为零)
2.读疏密状况:间距密——变化大;间距小——变化小
3.看走向和弯曲状况:
高低低高规律:高的向低值方向弯曲(山脊、高压脊、暖流等)
低的向高值方向弯曲(山谷、低压槽、寒流等)
4.局部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