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十)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2年1~5月份南方多省市遭遇干旱,6月3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较强降水过程,部分旱区变为涝区。专家称大气环流改变是旱涝急转的主因。据此回答小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南方地区从1月至5月,由于大气环流异常,一直降水很少,气温也比往常偏高,使得旱灾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小题2:长江流域发生的洪水与流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干支流分布特征,流域的气候特征,围湖造田等有关,与下游森林植被破坏关系不大,流域面积没有变化。
小题3:防治城市内涝,主要措施是使降雨之后形成的城市地面径流快速排走。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中国自然灾害平均损失等值线图“,读图完成1-2 题:
1.图中东部数值比西部高,是因为
[? ]
A.东部自然灾害种类比西部多
B.东部人口比西部多
C.东部单位面积上的经济产值比西部高
D.东部单位面积上的灾害数量比西部多
2.关于图中四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地春季常有旱灾
B.乙地夏季常有涝灾
C.丙地秋季常有台风
D.丁地冬季常有寒潮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如图所示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7分)
(2)图中A地区为多涝区,试针对其形成原因提出解决的措施。(8分)
参考答案:(1)我国雨涝分布大体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3分)
原因:我国的降水量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2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排水不畅(2
分)
(2)措施:上游地区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修建水库,退耕还湖,裁弯取直(8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1)读图归纳雨涝的分布规律:基本呈东南较多,西北少;原因:我国的降水
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地形:东部地区多位于河流下游,地势较平坦,排水不畅。(2)A为长江中下游平原,
洪涝多发的原因:降水集中(加强气象预报、警报);上游植被破坏导致河流含沙量加大,下游泥沙淤积严重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围湖造田,使湖泊调蓄洪涝的能力下降(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加强水利工程
建设等。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宇宙中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