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自然灾害(10分)农业气象灾害是由于不利气象条件的出现而使农业生产遭受损失的自然灾害。下图为2013年2月初中央气象台发布“全国农业气象灾害预估与防御重点分布图”。

(1)试依据图示分析任意两种农业气象灾害对所在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
(2)请你谈谈如何预防B、C等地的旱情。(6分)
参考答案:
(1)A-强降雪易使棚圈损毁倒塌,掩盖草场,强降温会使作物和牲畜受冻害严重;B-对冬小麦返青生长不利;C-春播用水紧张,影响小麦、油菜、蚕豆等小春作物生长发育;D-影响油菜、冬小麦等越冬作物正常生长。(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得满分)
(2)积极整修水利、开发水源(兴修水利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分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农作物耐旱抗灾的能力等。(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得满分)
本题解析:
(1)A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容易发生大风降温、降雪等灾害,强降温可能使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降雪可能压倒棚圈、掩盖草场,导致牲畜食物不足。防御主要是加固棚圈,储备牧草,保障牲畜安全过冬。
B位于华北地区,主要干旱灾害是春旱,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小麦等作物生长需水量大,而锋面雨带尚未到达,导致土壤缺水,影响小麦返青生长,造成旱灾。防御以引河水,地下水灌溉为主。
C位于云贵高原地区,主要干旱灾害是在冬、春季,这里是湿润区,石灰岩分布广,多溶洞、地下河,导致地下水丰富,但地表水缺乏。造成地面作物缺水的情况。防御以加强水利建设,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
D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湿渍灾害是指冬季低温阴雨天气,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正在拔节,油菜陆续抽薹,抗寒能力下降,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将使在田作物根系活力下降,植株生长缓慢,茎干水分增多,抗倒伏能力减弱,病害发生加重,造成减产。
(2)B、C两地地表水缺乏,所以要整修水利,充分利用地表水,打机井,适当利用地下水,优化水资源配置,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培育耐旱作物,提高抗旱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阅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回答1-3 题。

1.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它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草原面积广阔、牲畜多?
B.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丰富
C.欧洲冬季寒冷,1月均温低于0℃?
D.欧洲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2.欧洲和北美洲存在同一项灾害,这显示出下列何种地理特征:
[?]
A.自然资源过度开发
B.受西风影响降水过多
C.工业化程度高
D.跨纬度大,农业灾害类型多
3.南亚的孟加拉国是全球水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患成因有:
①地势低平? ②位于赤道,全年多雨? ③热带气旋频频侵袭? ④春季积雪大量融化
⑤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
[?]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参考答案:1.D
2.C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日本平均每年火山、地震次数多达1500多次,比吃饭的次数还多,这是因为
A.日本多山地
B.日本是岛国
C.日本国土狭长
D.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故多火山、地震。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201 3年7月10日前后,川西局部地区桥梁、道路等灾后景观。形成此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原因
B.地质原因
C.气象原因
D.人为原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读图,结合材料分析,7月份是我国夏季,多雨季节。材料中点明是桥梁、道路等灾后景观,图中人撑着伞,站在河边石板上。从图片看,这里应该有一条路,现在被水流冲断了。可能是降水导致洪水上涨,冲断了道路,C对。自然原因包括地质原因、气象原因等,范围太大,A错。图片中没有泥沙石块等碎屑物质堆积,看不到滑坡、泥石流痕迹,更没有火山地震的状况,B错。图片显示的是洪水灾害,主要是自然因素中的暴雨因素,暴雨不是人为因素,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07年11月16日,孟加拉国发生强热带风暴,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据此回答题。
强热带风暴可能造成的灾害有(?)
①大风?②寒潮?③洪涝?④干旱⑤风暴潮?⑥暴雪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强热带风暴所引发的风暴潮、暴雨、洪水、暴风所造成的损失为所有自然灾害之首。
寒潮是有强烈冷空气南下造成的;降水少蒸发旺盛才会形成干旱。
点评:本题以2007年11月16日,孟加拉国发生强热带风暴为背景考查强热带风暴的危害,难度一般。强热带风暴会带来风暴潮、暴雨、洪水、暴风等。解答时注意不同自然灾害的成因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