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多选题 我国水能蕴藏量约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其中西南地区占67.8%。我国电力工业主要有水电和火电两种形式,其中火电是主体,水电开发利用仅占水能总量的10%多一点。据此回答1~2题
1、有关我国水能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总量丰富,但是开发利用程度低
B、由于技术落后,限制了我国对水能资源的开发
C、西南地区降水丰富、落差大,所以水能丰富
D、东南地区经济发达,水能开发利用率高,因此蕴藏量少
2、解决我国能源紧张的有效措施是
[? ]
A、大量进口煤炭、石油、天然气
B、开发新能源,并积极寻找新的能源矿
C、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D、全面禁止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1、AC
2、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0分)“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石漠化已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1 000多万广西石漠化地区的群众面临着共同的生存挑战。据最新监测结果,广西有石山面积8.33万平方千米,占该区国土面积的35.3%,比台湾和海南两省国土面积总和还多。其中,已经石漠化的土地达3500多万亩、潜在石漠化土地2700多万亩。
(1)广西是我国石漠化问题最严重的地区,结合区域自然特征试分析产生石漠化的原因。(6分)
(2)结合对荒漠化问题的理解,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来遏制广西地区石漠化的蔓延。(4分)
参考答案:
(1)原因:①本区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土层薄;②植被覆盖率低;
③降水集中,多暴雨。(每点2分,共6分)
(2)措施:①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②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石山区的能源问题;
③控制人口增长与生态移民相结合;
④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每点1分,共4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引起石漠化的主要原因。广西喀斯特地貌发育,土层薄;植被覆盖率低;降水集中,多暴雨。发生水土流失,植被很难恢复。
(2)本题考查石漠化的防治措施。应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石山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与生态移民相结合;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科技人员在横断山脉某峡谷地区进行了山地水土流失研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完成(1)—(2)题。
年份
| 降雨量(mm)
| 地表覆盖
|
非林地
| 人工林地
|
径流量(m3/s)
| 土壤侵蚀量(t·km-2·a-1)
| 径流量(m3/s)
| 土壤侵蚀量(t·km-2·a-1)
|
1992
| 475.4
| 4.5
| 160.5
| 1.0
| 0.2
|
1990
| 611.4
| 9.9
| 264.6
| 1.9
| 6.6
|
1993
| 815.9
| 10.1
| 272.6
| 2.4
| 0.5
|
1991
| 884.8
| 11.1
| 299.2
| 2.8
| 4.9
|
(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降雨量与径流量关系为
A.相同的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径流量是非林地的20%
B.当降雨量增加约86%的时候,人工林地径流量增加3倍
C.径流量与降雨量具有线性函数关系
D.径流量与降雨量的大小具有相关性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降雨量与土壤侵蚀量的关系是
A.相同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非林地
B.相同降雨量,非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人工林地
C.降雨量增加1倍,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1倍
D.降雨量增加1倍,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1倍以上
参考答案:(1)D(2)B
本题解析:(1)从表中可看出:降雨量增大,非林地和林地的径流量也都增大,说明降雨量大小与径流量有正相关的关系。但从具体数据分析,二者没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2)从表中可看出:在相同降雨量情况下,非林地的土壤侵蚀量远大于人工林地的土壤侵蚀量。这主要是由于人工林地有很好的保持水土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 24 分)页岩约占沉积岩的60%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页岩缝隙中的天然气。随粉着页岩气的大量开采,其低廉价格成为了能源领域的重大挑战者。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l)依据材料一,说明中美两国能源消费的差异。(6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加大页岩气开采的原因,并推测页岩气开采对美国未来一段日期内能源消费结构带来的变化。(12分)
(3)结合图2和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区域含气页岩层中部薄、四周厚的可能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中国比美国能源消费总量多(2分);消费结构中国以原煤为主,美国以原油、天然气为主(2分);核电美国比中国多,但水电和其它再生能源,中国明显高于美国(2分)。
(2)美国能源消费总量大,石油和天然气消费比重大(2分);美国油气消费的大部分长期依赖进口,能源(安全、供给)问题凸显(2分);大量开采国内页岩气,一方面可缓解能源安全等问题,另一方面可改善环境质量(2分)。
带来的变化:天然气的总量和比重上升(2分),原油和原煤的比重将下降(2分),核电及再生能源等发展速度将变慢(2分)。
(3)(构造沉降幅度不同,或中部为构造顶部,四周为构造凹陷处)沉积时期中部地势高于四周(2分);沉积时期,中部沉积物源较四周少(2分);沉积后,中部页岩受外力(侵蚀、搬运)影响较强(或四周页岩受外力侵蚀搬运影响弱)(2分)。
本题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不难看出中美两国在能源消费方面存在的差异,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比美国多;消费结构中国以原煤为主,美国以原油、天然气为主;美国核电使用量比中国多,但水电和其它再生能源,明显低于中国。
(2)美国加大页岩气开采主要是因为美国能源消费总量大,石油和天然气消费比重大;而美国油气大部分长期依赖进口,能源(安全、供给)问题凸显;大量开采国内页岩气,一方面可缓解能源安全等问题,另一方面可改善环境质量。岩气开采对美国未来一段日期内能源消费结构带来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天然气的总量和比重上升,原油和原煤的比重将下降,核电及再生能源等发展速度将变慢。
(3)由于页岩气在沉积时期中部沉积物源较四周少,故中部地势高于四周;沉积后,中部页岩受外力(侵蚀、搬运)影响较强,从而形成中部薄、四周厚的状况。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有关荒漠化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
B.气候因素中,气温的变化对荒漠化进程影响最大
C.人类活动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D.植被退化和覆盖率降低是荒漠化的前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荒漠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起主导作用,A、C正确;荒漠化使土地生产力降低,结果是植被退化和覆盖率降低,D正确;气候因素中,降水变化对荒漠化影响最大,B错。
本题难度:一般